当前位置:书画频道首页 > 书画资讯 > 藏趣轶闻 > 正文


洗眼睛的古代化妆术 唐代化妆也要打面部阴影(2)

2017-03-14 09:47:34    华西都市报  参与评论()人



第二步:

抹胭脂

传说体态丰腴的杨贵妃,到了夏天流的香汗都是红色,可见涂抹胭脂之多。

胭脂,又名焉支,是外来语。因为胭脂原本出自西域的焉支山下,由一种名为“红蓝”的花朵中提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将胭脂带回中原,女子敷粉后用以之饰面。

早在商周,女性已懂得在面部擦拭腮红美颜,只是当时并不流行,只有舞姬与宫人使用,材料为朱砂。“秦始皇宫中,悉红妆翠眉”,秦宫打破了面妆色彩的桎梏,开启了妆容色彩丰富、造型各异的时尚潮流。

张骞带回胭脂之后,中原女子稍作改良,加入了牛骨髓制作成粘稠的红色脂膏,装于金玉陶瓷等材料的器皿中。而到了魏晋南北朝时,胭脂的制作工艺更趋成熟,既有便携式纸片状的“金花胭脂”,即将胭脂加工成小而薄的花片;还有以丝绵蘸红蓝花汁而成的“棉胭脂”,类似现在的腮红液,工艺已非常现代。

唐代称胭脂为“红粉”,妇女以胭脂做红妆风靡一时,诗人也一再歌咏这种妆容。孟浩然的《春情》诗写道“青楼晓日珠帘映,红粉春妆宝镜催”,《敦煌曲子词·竹枝子》记载“恨小郎游荡经年,不施红粉镜台前,只是焚香祷祝天”,由此可见,女孩子们高兴了才施红粉,忧愁的时候可懒得化妆。

传说体态丰腴的杨贵妃,到了夏天流的香汗都是红色,可见涂抹胭脂之多。但这还不算最夸张,诗人王建在他的《宫词》中曾描写过这样一个宫女,“归到院中重洗面,金盆水里泼红泥”,宫女只是洗把脸就把整盆水染成了红泥浆,这得浪费多少胭脂和水啊。

第三步:

画黛眉

战国没有特定画眉毛的材料,女子们就用柳枝烧焦后涂在眉毛上。

古人将眉毛称作“七情之虹”,因为它最传神,使面部更加立体,因此眉妆在中国古代的地位远高于眼妆,诗词中多以“远山黛青”、“翠螺玉舒”等华丽的辞藻来描写女子的双眉,甚至还有“张敞画眉”这样的闺房轶事。话说妻子幼时受伤,眉角有了缺憾,张敞每日为妻子画眉,形容伉俪情深。

战国没有特定画眉毛的材料,女子们就用柳枝烧焦后涂在眉毛上。屈原在《楚辞·大招》中记载“粉白黛黑,施芳泽只”,“黛”是一种青黑色的颜料,专供女子画眉。那时还没有眉笔,女孩子一般用青色的柳枝点着稀释后的颜料画眉。

知乎上有一条关于黛眉的评价,中国古代最流行的眉形与美国最流行的牛仔裤一样难以言说,因为时尚界的变化太多。秦朝流行“蛾眉”,汉代崇尚“八字眉”,唐代以柳眉和月眉最为推崇。特别是在唐代,女孩们非常讲究“削发露额”,而且还要刮掉原始的眉毛,用黛勾勒出不同式样,颜色、深浅、长短、粗细、弯直随心所欲。

盛唐时期流行把眉毛画得阔而短,形如桂叶或蛾翅,元稹诗云“莫画长眉画短眉”就是明证。《都督夫人礼佛图》中画的是桂叶眉,莫高窟盛唐45窟里有两头一样粗细的柳叶眉,还有些菩萨脸上有翠绿色的翠眉。

第四步:

点额黄

这是用丝绸、彩纸、金箔、云母片等材料剪成的装饰物粘贴在眉心或前额。

在莫高窟第130窟《都督夫人礼佛图》中,“女十一娘”和“女十三娘”两个少女的妆容繁复,颇有些青春年少的俏皮、爱美的情趣。特别是十一娘,在面颊、嘴角、眉角处贴有花钿。

点额黄又称贴花钿,是用丝绸、彩纸、金箔、云母片等材料剪成的样式各异的装饰物,粘贴在眉心或前额,也可以贴在两颊或嘴角等处,形状有圆形、菱形、月形、桃形以及花、鸟、鱼、蝴蝶、鸳鸯等,颜色主要是红、绿、黄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