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著名油画家忻东旺于1月11日去世
美国时间2014年2月14日14时,中国美术史家高居翰先生在加州家中安详去世,各界震惊的同时,大家都希望这也许是个“误会”。北京时间2014年3月26日凌晨,著名华人艺术家、法兰西学院第一位华人院士朱德群在巴黎逝世,作为中国传统方式向抽象过渡结合的最好的画家,朱德群的与世长辞,也标志着旅法中国现代主义艺术家群体的最后一位大师的离去。2014年8月3日,有“中国古董教父”之称的美国收藏家安思远去世,在安思远最后的日子里,陪伴他的是他半个多世纪以来自己所构筑起来的中国珍宝世界。当我们还沉浸在2014年艺术圈带来的一场场饕餮盛宴中,当我们满怀期待,即将迎来崭新的2015年时,心中不免一些伤感和惆怅。忻东旺、晏少翔、朱新建、张桂铭、赵延年、林树中......这些名字,无数次的回荡在耳畔,那些作品,带来无数次艺术的感动。让我们一同缅怀,一同悼念,2014年逝去的“艺术大师”。
忻东旺
著名油画家忻东旺于1月11日去世
2014年1月11日晚18:30,著名油画家忻东旺因淋巴癌症去世,享年50岁。
忻东旺,1963年生于河北省张家口康保县忻家坊村。先后任教于山西师范大学美术系、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忻东旺作品《诚诚》1955年作
作为中国当代新写实油画的优秀代表人物,从山西到天津再到北京,从一位名不见经传的青年画家到获得第十届全国美展的油画金奖,忻东旺的成长与崛起越出了常见的轨道,具有更多从边缘到中心的平民色彩。这得益于他的刻苦与勤奋,也得益于他对于底层人民深切的人文关怀,更主要的,是他在艺术语言上的敏锐的感受力和对于当代艺术发展的整体观察。
他的作品,将其观察的目光聚焦于城市的底层与边缘人物,其中以农民工为主体,还有那些生活在城市底层的弱势人群。主要作品有《诚城》、《明天多云转晴》、《适度兴奋》、《远亲》、《武装》、《保卫》、《边缘》、《早点》等。
2著名国画大师晏少翔于1月16日逝世
著名国画大师晏少翔于1月16日逝世
2014年1月16日凌晨1时30分,著名国画大师晏少翔先生逝世,享年100岁。
晏少翔
晏少翔,字晏翰,祖籍山东历城县,1914年生于北京。历任鲁迅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学会会员、辽宁美术家协会顾问、湖社画会会长、沈阳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红楼梦学会会员。
晏少翔作品《四美图》
晏少翔先生用毕生的精力潜心致力于中国古代工笔画技道与理法的研究,其作品多以古典人物画创作为主,兼善山水、花鸟画。先生艺格高超,画技精湛,形成了清新、典雅的独特艺术风格。晏少翔先生是一位精研古法的大家,曾为中国历史博物馆,辽宁博物馆临摹《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神骏图》、《萧翼赚兰亭》卷等唐宋珍品,并列为一级文物。著有《荣宝斋画谱》、《石鱼居札记》、《中国绘画传统理法》等著作,在画界产生了广泛而重要的影响。
3著名画家朱新建于2月10日逝世
著名画家朱新建于2月10日逝世
2014年2月10日凌晨2点23分,新文人画代表朱新建因肺癌在北京武警总队医院去世,享年61岁。
朱新建
朱新建,1953年生,江苏省南京市人。1980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留校任教,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朱新建作品《美人图》
朱新建是“新文人画”的代表画家之一,一直以女性为主要创作题材,无论是20多年前引起轰动的“小脚女人”,还是后来的“现代女郎”,他的画作总是以男性本原欲望解读女性,总是伴随着赞赏与非议,这使他成为一个颇具争议的画家。他曾写过“说美人”的文章,而且一直画女人。故此,一些人便在他所提之画款中“见释、见道、见孔、见庄,亦见村野之俚语、时髦流行之大话,偶显狂放,往往语能中的”。在中国画坛上,也就一度流行起“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的嬉皮女来。自然,这流行的嬉皮女构筑了踏足画坛的品牌。
4著名中国美术史家高居翰先生于2月14日逝世
著名中国美术史家高居翰先生于2月14日逝世
美国时间2014年2月14日下午2点,中国美术史家高居翰先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伯克利家中去世,享年88岁。
高居翰
高居翰,1926年出生于美国加州,1950年获加利佛尼亚伯克利大学东方语言系学士学位,1952、1958分别获密歇根AnnArbor大学艺术史系硕士和博士学位。自1965年起,他开始任教于伯克利加州大学的艺术史系,1997年获得学院颁发的终生成就奖。
高居翰《中国绘画》(Chinese Painting) 1960年出版
高居翰,著名的中国绘画史专家,当今中国艺术史研究的权威之一。作为中国绘画史研究的资深元老,高居翰曾长期担任加利佛尼亚伯克利大学艺术史和研究生院的教授,以及美国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中国书画部顾问,他的著作多由在各大学授课时的讲稿修订,或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编纂而成,皆是通过风格分析研究中国绘画史的经典书籍,享有世界范围的学术声誉。重要作品包括《中国绘画》(1960年)、《中国古画索引》(1980年)及诸多重要的展览图录。
5著名海外华人艺术家朱德群于3月26日离世
著名海外华人艺术家朱德群于3月26日离世
2014年3月26日晚,著名华人艺术家、法兰西学院第一位华人院士朱德群在巴黎逝世,享年94岁。
朱德群
朱德群,1920年生于江苏省徐州萧县白土镇一个具有文化修养的医生世家,1935年进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学习西画,1944至1949年任教于南京中央大学工学院,1951至1955年任教于台湾师范学院。1955年,他为追求自己的艺术发展而赴法国,从此在巴黎定居。
朱德群作品《无题》
朱德群成长于20世纪中国社会文化千年巨变之际,被法国现代绘画界称为“把东方艺术的细腻与西方绘画的浓烈融汇最成功的画家”。他以西方绘画理论,延续中国水墨中点、线、面的美学形式与概念,他的绘画是一种自然的流露,是一个抒情的奉献。他为中国现代美术史在二十世纪中叶与西方艺术冲撞、激荡、裂变,交融而新生的发展进程,擘划出了一个重要精彩的里程碑。
6著名收藏家安思远于8月3日离世
著名收藏家安思远于8月3日离世
2014年8月3日,著名亚洲艺术收藏家安思远先生辞世,享年85岁。
安思远
安思远,1929年7月13日出生于美国,纽约知名古董商兼收藏家,原苏富比教育学院中国区首席代表、资深艺术品市场顾问。
安思远藏品拓本 《淳化阁帖》
安思远是美国最著名的中国艺术品商人和收藏家之一,有“中国古董教父”之称。他经营和收藏的门类颇多,但其中最著名的是碑帖和明清家具收藏,因其远近闻名的明式家具珍藏而被称为“明朝之王”。他凭借着敏锐过人的鉴赏眼光、鲜明的个人魅力、果断的商业头脑,成为一位跨越半个世纪之久的杰出亚洲艺术品鉴赏家和古董商。他还热衷于公益事业,多次捐献文物,并促成了《淳化阁帖》回归祖国。
7上海著名画家张桂铭于9月22日去世
上海著名画家张桂铭于9月22日去世
2014年9月22日凌晨,新海派绘画的领军人物张桂铭先生因心肌梗塞不幸去世,享年75岁。
张桂铭
张桂铭,1939年生于浙江绍兴,1964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同年入上海中国画院。曾任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刘海粟美术馆执行馆长,担任馆长期间全部精力放在工作上,举办了多个大型展览,为美术馆发展奠基了坚实的基础。代表作品有《画家齐白石》、《天地悠悠》、《荷满塘》等。
张桂铭作品《瓶花》
作为新海派绘画的领军人物,张桂铭在继承中国传统笔法的基础上,吸取了西方现代艺术的构图与色彩,风格独树一帜,与陈家泠、杨正新并称“海上新水墨三剑客。他的画作并不注重单体形象的完整,却十分讲究整体造型的美观,常以极其简练的数个或数十个单体构成一个严谨完美的画面。他是中国现代极具原创力的中年国画家,海内外享有盛誉,被国内艺术评论家誉为“自齐白石而林凤眠之后的又一次递进”。
8著名版画大师赵延年于10月23日逝世
著名版画大师赵延年于10月23日逝世
2014年10月23日14时26分,著名版画家赵延年在浙江省人民医院因病逝世,享年91岁。
赵延年
赵延年,1924年出生,浙江湖州人,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版画家协会顾问、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等职。1991年获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版画家协会联合颁发的“中国新兴版画杰出贡献奖”。2009年获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颁发的首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
赵延年作品《鲁迅像》1961年
赵延年擅长黑白木刻,刀法简括精到,黑白对比强烈,尤善用大平刀和透印法。早年作品多反映旧时社会黑暗痛苦,后期所作木刻肖像和鲁迅小说木刻插图,形神兼备,曲尽其妙。上世纪60年代探索独创的“平刀晕刻法”和“正面透印法”,丰富和增强了黑白木刻的表现力。他是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曾在钱江晚报上连载过10年的漫画。他用黑白两色,刻出了中国二十世纪跌宕起伏的历史。他的《鲁迅像》,在大多数中国人心中得到“这就是鲁迅”的认同。他刻的阿Q,则为鲁迅笔下国民性的描绘,补上了生动深刻的形象。他矢志不渝,持刀向木,坚持艺术以真诚之心为社会、为人民,在版画领域耕耘近80个春秋,取得了杰出的艺术成就,为国内外所称誉。
9中国著名艺术史家林树中先生于12月1日去世
中国著名艺术史家林树中先生于12月1日去世
2014年12月1日20点18分,中国著名艺术史家林树中先生在江苏省人民医院与世长辞,享年89岁。
林树中
林树中,1926年5月生,浙江平阳人,著名学者、具有国际影响的美术史论家,弘一法师的再传弟子,悲鸿弟子,俞剑华学派的传承人。曾任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导、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编著有《中国美术全集·魏晋南北朝雕塑》、《中国历代绘画图录》、《中国美术通史》等。
林树中编著 《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
林树中生前以六朝艺术研究和流失海外的国宝调查研究著称。他在继承“俞剑华学派”学术传统的同时,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为中国美术史的研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从艺70年来,林树中为国家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美术人才,与王朝闻、金维诺、王伯敏并称为中国美术学四大博士生导师。1998年,林树中编著出版了《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八卷本,填补了海外藏中国绘画艺术方面的空白,被业界称为“国宝海外寻踪第一人”。
编辑说:
2014年就要过去了,当我们还在为不冷不热的秋拍市场徘徊踌躇的时候,艺术圈里的“他们”也随之离我们而去,留下的只有传世的精美作品以作怀缅。他们有的是代表着一个艺术领域的传奇大师,也有的是影响着全球收藏市场的大收藏家...他们的逝去无疑让2014年增添了一份伤感。生命很脆弱,在死亡面前我们倍感无力,但希望在未来,他们留下的伟大作品和艺术理念能成为我们人生的一部分,永远铭记在心中,引领着我们在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