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亮
司马亮(?-291年7月25日),是司马懿第四子,由伏夫人所生。西晋建立后,先封扶风王,后改封汝南王,先后担任骑司马、抚军将军、卫将军、宗师等。咸宁三年(277年),升任镇南大将军、都督豫州诸军事等要职,镇守一方。不久,入朝任太尉、录尚书事,兼任太子太傅。由于司马师、司马昭等兄长们先后去世后,司马亮成为司马家族的“老大哥”。所以晋武帝病重后有意托孤于司马亮。司马亮入朝任太宰,与卫瓘分掌朝政,大肆封官却失去人心。司马亮的专权引发晋惠帝皇后贾南风的不满。贾南风以晋惠帝司马衷名义,下密诏使楚王司马玮将司马亮与卫瓘杀掉。而司马玮马上又被贾南风以“矫诏”的罪名杀死。
司马伷
司马伷是司马懿第三子,伏太妃所生。司马伷少有才气。西晋建立后,获封东莞郡王,入朝任尚书右仆射、抚军将军,出外拜镇东大将军。后改封琅邪王,加开府仪同三司。司马伷最高光的时刻就是,西晋伐吴时,率军出涂中,孙皓向他投降并奉上玉玺。战后因功拜大将军,增邑三千户。太康四年(283年),司马伷去世,年五十七。谥号“武”,世称“琅邪武王”。
司马干
司马干(232年-311年2月26日),是司马懿第五子,和司马师、司马昭同为张春华所出。司马炎建立西晋后,司马干受封平原王,历任抚军中郎将、光禄大夫、左光禄大夫、卫将军等职。永宁元年(301年),晋惠帝司马衷复位后,任司马干为侍中、太保。永嘉五年(311年),司马干去世,年八十。
司马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