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和扶苏有什么仇 秦始皇为何要流放扶苏

2020-09-01 13:53:53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他的创始者嬴政取功盖三皇五帝之意,称皇帝,后称始皇,从此开启了中国历经几千年的封建统治时代。

秦始皇虽然开创中国历史先河,但是秦朝在嬴政儿子的胡亥统治下二世而亡也历来让人叹息。

有经天纬地之功的秦始皇为何会选一个无功无德的胡亥来继承皇位呢?这就必须来看看秦始皇另一个儿子扶苏了,假如扶苏继位的话,可能中国的历史会被改写。

据记载,秦始皇总共有33个子女,其中女儿10人,儿子23人,但儿子中留下名字的仅有四人,分别是扶苏、高、将闾和胡亥,扶苏是长子且既有才华又很勇毅,胡亥是少子,在秦二世胡亥继位后,所有的兄长都被胡亥杀害。

秦始皇为什么没有选择扶苏呢?他们父子之间存在着怎样的恩怨情仇呢?

秦始皇和扶苏有什么仇 秦始皇为何要流放扶苏

秦始皇雕像

被给予厚望的扶苏

扶苏,出生于公元前241年,秦始皇长子,嬴姓,赵氏,名扶苏。古时候的名字跟现在的不一样,古代的男子称氏不称姓。公子扶苏虽然是赵氏、赢姓,却不被称呼为赵扶苏、嬴扶苏。而是被称作公子扶苏,或扶苏公子,公子扶苏是一位正直之人。太史公对他的评价是:“扶苏为人仁。”就算是秦国的第一大奸臣——赵高,也对他的仁义赞不绝口。甚至到了后面,陈胜、吴广起义也要打着公子扶苏的口号,由此而得到天下人的支持。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扶苏其母不详,目前史学界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他的母亲是楚国人,在嫪毐之乱中帮嬴政铲除了以赵姬为首的赵国外戚势力的主要功臣便是扶苏的舅舅,昌平君;另外一种说法认为其母为郑国人,

正是因为这位来自郑国的夫人喜欢吟唱当地民歌《山有扶苏》,于是给他们的儿子取名为扶苏。

但不论他的母亲是谁,是否受宠,扶苏都是秦始皇的长子,“扶苏”一名也寄寓着秦始皇对这个儿子的期待。“扶苏”,源于《诗经》中《山有扶苏》一篇,“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有香草佳木之意,是对树木枝叶繁茂的形容。

秦始皇给儿子取这样的名字,就是表达着自己对儿子的深爱和对他未来的期待。而反观后来继承皇位的秦二世,他名为胡亥,他的名字可就没扶苏的那么讲究了,胡亥的母亲是羌人(胡人),他又出生于亥时,两者一结合,胡亥这个名字就定下来了,不但是不用心甚至是随意,更别说寄寓什么厚望了。

秦始皇和扶苏有什么仇 秦始皇为何要流放扶苏

另外,扶苏是长子。我国早在西周时期就确立了“立嫡以长不以贤”的嫡长子继承制,但秦始皇一生都没有册立皇后,所以也无所谓嫡庶,只有长幼之别了。

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自然而然是第一顺位继承人,秦始皇也有此意,所以不但在取名时饱含深意,在他幼年时候也非常宠爱。

扶苏自己也没有让始皇失望,扶苏少年时就表现出过人的机智和悲天悯人的胸怀。

“父赐子死,尚安复请”

成年后的扶苏经过了幼年时父亲的宠爱、十几年读书明理和刻苦练功,不论在做人还是才学上都成为一名佼佼者,就连他的死对头赵高不得不称赞他是“刚毅而勇武,信人而奋士”。

但此时一个问题出现了,那就是秦始皇历来奉行法家思想,实施严苛的政治管理方式,而扶苏怀有一颗仁义之心,更倾向于儒家的治国理念,这样父子二人就常常在朝堂上产生一些小摩擦,最严重的一次就是著名的“焚书坑儒”事件。

公元前212年,侯生、卢生相互讥讽,批评秦始皇的暴戾,惹得始皇大怒,事件愈演愈烈,最终始皇下令坑杀了4600多名儒生,火烧了全部经史子集。

这一行为当然是素来仁德宽厚的扶苏无法忍受的,扶苏认为父亲为政方式过于残暴,而始皇却觉得扶苏这是缺乏主见、性格软弱的表现。

据《史书》记载,扶苏当面反对始皇,“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始皇的态度是“怒”,“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这样,扶苏从中央权力中心外放到当时偏远的北部战区,和大将军蒙恬当同事。

秦始皇和扶苏有什么仇 秦始皇为何要流放扶苏

焚书坑儒

被流放也就罢了,扶苏或许想着过段时间就会被“调回京师”呢,谁知道这一等竟然等了两年之久,而且等来的还是一封赐死诏书,在拿到诏书的一刹那,扶苏的心就先死了。尽管蒙恬认为,皇上能够让扶苏在军事重地监管三十万大军,怎么会在这个时候赐死他呢?

诏书应当存疑。但这就正应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话,扶苏作为秦始皇的长子,从小备受宠爱,但是随着长大后政见不一,父子二人常有摩擦,关系已不复幼时亲厚,

再加上被远派边地,根据扶苏看到诏书后的反应可以推断,两年多的时间里他们两人是没有通过信件、互相交流的。

在扶苏心里,这位他从小崇拜的父亲早就抛弃了他这个儿子,已经没有理智判断诏书真假,只剩下满满的失望、伤心和那一句“父赐子死,尚安复请”。

阴差阳错的误会

千年之后,当我们再来重新审视秦始皇和扶苏的这段父子关系,难道嬴政真的就对扶苏如此厌恶,到了要赐死他的地步吗?

要说他们之间的矛盾,无关私人,只有政事。

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法家思想无疑是最有效的,但是当天下已定,需要守住这辛苦打来的江山时,法家思想就不一定适用了,但是已经打了半辈子仗的嬴政很难自己放弃法家思想直至国内流言四起时,雄才大略的始皇帝才知道有问题发生了,只是帝王之术远没有那么简单。

始皇知道如果轻易改动法家政策,必然牵一发而动全身,触及各方利益,在他们这一代人身上没有改变的可能。那怎么办呢?当然是寄希望以下一代啦,这个希望就是扶苏。

奈何扶苏的直言进谏过于激进,得罪人不说还可能遭到大臣的排挤,而保护他的最好方式就是将其边缘化。这是秦始皇保护扶苏下的第一步棋。

流放扶苏可不止一个目的。北部战区为军事重地,驻扎着三十万大军,且该地距离咸阳较远,不好监督和防范,虽然守将蒙恬是和秦始皇一起腥风血雨走过来的,但毕竟他姓蒙不姓嬴不是,还是得有一个自己人监督才放心,于是扶苏就顺理成章的被派到该地,自己人看着心里才踏实嘛。这是秦始皇巧用扶苏的第二步棋。

扶苏虽然远离京师,但是在北部战区,每日和士兵们在一起可以锻炼他吃苦耐劳的品质;练兵视察可以加强他军事指挥的能力;和大将军蒙恬日日相处可以亲厚彼此的感情,培养自己的得力亲信,每一方面似乎都能为他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这是秦始皇历练扶苏的第三步棋。

秦始皇和扶苏有什么仇 秦始皇为何要流放扶苏

扶苏派和胡亥派

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秦始皇深谙此道,他从没想把扶苏养成一朵温室里的富贵花,而是将其训练成能独自翱翔九空的雄鹰。一次看似疏远的“流放”,实际暗藏着一位父亲、一代帝王对儿子和继承人的厚望。

奈何当时赵高等人把持朝政,一封即位诏变成了赐死诏,从此历史被改写,秦始皇对儿子扶苏的爱也被改写,如今无论后人怎样评说,都已无法改变扶苏在伤心、绝望中自杀的结局。

著名历代人物

更多 +

赵括

赵括(?-前260年),嬴姓,赵氏,名括。战国时期

孔子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

项羽

项羽生于乱世,成长于一个没落的贵族世家,少年勇武轻

吕雉

吕雉,西汉开国皇帝高祖刘邦的原配夫人,中国历史上第

项伯

项伯(?-前192年),名缠,字伯,出生于下相,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