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画频道首页 > 正文


爱用相机讲故事的男人

2017-05-05 11:36:42    Lens杂志  参与评论()人



还记得《盗梦空间》里无限循环的时空吗?

同样的设置也运用于《红辣椒》、《源代码》等经典电影,使得剧情扑朔迷离、引人入胜。

电影《盗梦空间》片段

摄影界,也有一位掌控叙事奥秘的天才,他就是20世纪摄影界的先驱——杜安·迈克斯。

迈克斯的作品以富有叙事感的连续性画面为特色,在用图片讲故事方面,他独具一格,甚至在视觉上开创了“连环嵌套”式叙述。

《诡异的事》,1973

《诡异的事》gif

一开始,迈克斯从事的是肖像摄影,但是那些无声的肖像作品带给他深深的挫败感。为了传递更多照片背后的信息,他开始按自己的想法对摄影进行改造。

《人类状态》,1969

他总说自己是一个说故事的人,而对非常喜欢表达的人来说,找到一种方式来实现这些是最自然不过的事。

《悲伤告别》,1968

为了用摄影这一媒介来呈现想象的“内部景观” ,迈克斯开始构建他想要拍摄的场景,并且拍摄了系列照片来讲述。

迈克斯还在追求“无中生有”的过程中创造出摄影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影像表达手法——“摄影串连”。即凭借一张以上的多幅照片,叙述一个完整的意念。

《爷爷去天堂》,1989

《他年轻时不能想象自己会变老,老了却无法相信自己年轻过》,1979

《灵魂出窍》,1968

《安迪·沃霍尔》1972

《像年轻时的丹·尼凯般的注视》, 1982

《拯救》,1984

同性亲昵的照片在19世纪发明摄影术之后不久就出现了,但到迈克斯手里,同性之间的爱情和灵性才第一次表现得引人入胜。

《偶遇》

早年时期,曾有人把迈克斯引荐给当时极富盛名的摄影大师布列松,却得到布列松的迷之微笑和转身离开。

布列松的经典作品,他崇尚抓拍,提出“决定性瞬间”的理论。

杜安·迈克斯被轻视是可以理解的,他自己也毫不掩饰对当时的摄影标杆 “决定性瞬间”的反叛。他说:“摄影师觉得拍照能顺手改变或改善世界是一种自我欺骗,对着一个可怜人拍照,并不会改变那个人的人生”。

他感兴趣的是事情发生之前和之后的那一刻,迈克斯更希望摄影师成为一个“小说家而非报道者”

现在迈克斯早已进入耄耋之年,但还是充满表达的欲望。他又进行了一项巨大的革新:将照片的形状从固有的长方形中解脱出来,拍摄扇形的相片,并在照片上题字。

在他身上,我们可以发现:摄影作为一种媒介形式,我们既可以被它界定,也可以界定它。

杜安·迈克斯在工作

“最好的部分不是看到了什么,而是感受。人们乐意相信眼睛,那是错的,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大部分摄影师很乏味,这些无害的、迷人的照片,带来又一次日落、又一处瀑布。但是在个人经历的舞台上,那些悲伤、孤独、种种,你要如何拍摄欲望?这关乎你是谁而不是你看见了什么。”

——杜安·迈克斯

有盐APP给大家送福利啦,现在加入“有盐1001种生活”微信群,就可以:

随时抢到DIY、插花、陶艺、音乐、戏剧、亲子等活动优惠券和大红包哦!!

第一时间Get各种好玩又不贵的活动!!

扫有盐君二维码,带你入群哈!!

首页上页...45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