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原名姬旦,周武王的弟弟。在武王建立周王朝两年病死后,辅佐周成王,从成王十三岁到二十岁,代理天子职权,一心朝政,忠心不二。排内忧,征外患,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并给“成康之治”奠定了基础。
周公辅政
周公辅政历史人物
更多 +周公辅政野史趣闻
更多 +西周名相王叔周公旦:辅佐武王成王千古美名传颂
周公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贤相,他的美名穿越漫漫三千余年岁月,成为后世所有辅佐君王者永恒的楷模。司马迁在《史记》中以相当长的篇幅,专门记述了他的诸多感人事迹,如武王伐纣时,周公撰写了誓... <详细>
第一忠臣周公:自己拔掉指甲 请求为帝王去死
距今天3000年前的西周王朝,出了一位中国历史上第一忠臣——周公。他是西周开国帝王——周武王姬发的四弟,第二位帝王周成王姬诵的叔叔。周成王继位时年幼,由周公辅政。周公无微不至地关怀... <详细>
浏览更多周朝野史趣闻
周朝著名事件
更多 +周公辅政
周公原名姬旦,周武王的弟弟。在武王建立周王朝两年病死后,辅佐周成王,从成王十三岁到二十岁,代理天子职权,一心朝政,忠心不二。排内忧,征外患,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并给“成康之治”奠定了基础。
伯夷不食周粟
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位王子。相传孤竹君遗命立三子叔齐为君。 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尊天伦,不愿打乱社会规则,也未继位,哥俩先后出国前往周国考察。周武王伐纣,二人扣马谏阻。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见《吕氏春秋.诚廉》﹑《史记.伯夷列传》)。《论语.公冶长》:“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邢昺疏引《春秋少阳篇》:“伯夷姓墨,名允,字公信。伯,长也;夷,谥。叔齐名智,字公达,伯夷之弟,齐亦谥也。”。
姬昌称王
姬昌没称过王,周文王的称号是他死后被灭商成功的周武王姬发追封的。时间为公元前1046年
周公吐哺
周公在他的父亲周文王执政时,就很孝顺,仁爱。在他的二哥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时,写檄文,出谋略,打硬仗,立下了汗马功劳,胜利后被封为鲁国的国君。但是周公没有到鲁国去享乐,而是留在周朝首都,辅佐武王治理刚刚成立,百废待兴的周朝。武王去世后,周公又辅佐周武王的儿子、年仅13岁的周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