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画频道首页 > 正文


艺术家的人生 导演你不懂(2)

2017-02-23 11:17:07  三联生活周刊    参与评论()人



5

美国导演斯坦利·图齐

但这样的艺术家形象并不罕见,而且导演所塑造的人物与其艺术严重割裂:我们在片中看不到贾柯梅蒂的偏执和他的风格之间的关系。那些奇形怪状、骨瘦如柴的人物雕像来源于他坚持做“自己所感知的事物”,因此超现实主义、立体主义和形式主义都无法概括他独特的风格,而这种对自我感知的强调与他的偏执和反复是有关联的。可惜这些在片中完全看不到,我们看到的是一连串刻板印象:不满意自己的作品就骂句脏话把它涂掉,视钱财如粪土就把钞票往床下一扔。图齐唯一的法宝就是奥斯卡影帝杰弗里·拉什,期望他能撑起这个人物,然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拉什的语言、神态都只能在非常程式化的几个选项间替换,基本已被脸谱化。

6

电影《最后的肖像》剧照

虽然影片大量取景地是在伦敦,但故事发生在巴黎。图齐用来表达巴黎的方式和他表现画家身份以及劳德中产上层身份的手法一样庸俗不堪,就是人尽皆知的图像之堆砌。他片中的巴黎是石子路、老建筑、咖啡馆和喜欢时尚与奢侈的女人,一切都夸张而空虚。不管拉什再怎么装意大利口音,不管两位法国女演员怎么营造巩固法语法国的刻板印象,这一切都只是空洞的符号,没有灵魂。《最后的肖像》完全依赖于人们对画家本身的兴趣和劳德为贾柯梅蒂所作的传记,然而文字上的丰富却不能挽回图像的失败,这本来就是两种不同的语言。

7

电影《最后的肖像》剧照

好莱坞当红帅哥阿米·汉莫演的劳德继续了他一贯的面瘫表演,但这次却恰到好处,两个主人公之间的地位关系决定了劳德在表达不满时的含蓄,这些汉莫都拿捏得很到位,六十年代西装笔挺的造型在他身上也得到完美呈现。然而劳德作为一名同性恋者和同权运动分子的一面在影片开拍时常有媒体提及,最后在片中丝毫没有出现,有可能是为了挽救已经臃肿不堪的叙事,全数剪掉了。

今年柏林主竞赛中有另一部关于艺术家的影片《博伊斯》(Beuys)。约瑟夫·博伊斯与贾柯梅蒂十分不同,他强调艺术的社会性,并赋予艺术一个广泛的定义:生活和社会中的一切都可以是艺术。在这一理念指导下,他逐渐从早期的图像和装置艺术转向了行为艺术,也因此留下了大量影像资料,再加上媒体的关注,导演可以调用的影像档案数量很大。但这同时也是该片的诅咒,名为纪录片的《博伊斯》拍得更像是个科教长视频,无非堆砌博伊斯人生,人物访谈也没有提供任何辩证的信息,只是在赞颂艺术家,而造神式的访谈是最没有价值的纪录片元素。博伊斯的艺术价值与他的政治生涯和观点密不可分,本来为关于他的纪录片提供了另一个维度,但当导演一味歌功颂德,就不但丢了政治也失去了艺术。

8

纪录片《博伊斯》剧照

如果说《最后的肖像》失败在用影像硬碰硬地去描述创作这一抽象过程,那么《博伊斯》的问题就出在人物履历式的影像堆砌。但两者的共同点是影片的作者缺乏对艺术家的深入理解,剧情片中任何无聊的创作过程,都是因为导演没有理解艺术家的作品和人生,所以在以另一种方式重现的时候只能表现其皮毛,尽量“装”得像当事人即可。而纪录片的挑战就是要深入挖掘人物的多面性,资料影像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当事人愿意被拍摄——既然愿意,就一定对镜头有所期待。

正如贾柯梅蒂所说,对于艺术家来说,重要的不是世界是怎样的,而是你是怎样感知它的。拍关于艺术家的电影,不是要对他们的生平进行复制,是与其技艺、人生进行一场对话,而导演自己的理解要比传记作品、影像资料重要得多。

作者:陈炯光

(责任编辑:梁弈文 CC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