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阖闾年岁已高,经不住这一箭,在受伤没多久后就死去了,在死前告诉自己的儿子夫差:“一定不要忘记了报仇。”公元前496,越国听说夫复仇练军队准备复仇,勾践便打算先发制人,勾践不顾大臣范蠡的劝阻,主动出击,惨遭失败。结果不出范蠡所料,越王只聚拢起五千名残兵败将退到了会稽。吴王乘胜追击包围了会稽,勾践始有会稽之耻。
战败还不是最惨的,最悲惨的是越王为了越国不得不苟且偷生。他听取了文种的建议,收买吴国太宰伯丕,向吴国称臣,做出一副温顺乖巧的样子,让吴王放下心中的戒备。勾践在夫差面前一幅感恩戴德五体投地的奴才相,对吴王的赦免感激涕零,而夫差则极尽所能取羞辱他,夫差要出门上马,勾践便为他养马牵马,跪下来让夫差踩在自己的背上,夫差生病了,他亲自服侍还曾经为夫差尝粪,而获取了夫差的信任,只是吴王不知道,对他摇尾乞怜百般恭顺的勾践,在背后正酝酿着一个天大的阴谋。
勾践通过给夫差做下人的方式,消除了夫差的恨意,获得一个回国继续发展的机会,也就是这个机会,给了越国一条生路。站在自己越国的角度上来看,勾践似乎并没有做错什么,但是问题就在他灭吴国上面。
前面也说了,当时是春秋时期,大家之间都是君子,打趴下就够了,没必要去把你连根拔起,偏偏勾践不这样,夫差还给勾践留了活路没有灭国,但是勾践“卧薪尝胆”之后,一举就灭掉了吴国,相比之下,到底是夫差是反派,还是勾践有人性的光辉呢?恐怕会有另一番定论吧。
而后,鸟尽弓藏。两位大臣功臣,范蠡和文种,范蠡看得出来勾践的心思,提前溜了,临走之前告诫文种,偏偏这家伙不相信,结果就是被赐死。而且,自此之后,好像诸侯国之间就开始了“灭国之争”,打架不是为了证明给你看,我比你强,而是要彻底消灭对手,证明给天下人看,我比你强。
所以,勾践到底是不是小人呢?卧薪尝胆听起来容易,能够做到的有几人?勾践尝夫差的大便,屈辱到如此没有自尊到这种地步,有几人能做到?没有大恒心大毅力,能造就越王勾践的春秋霸业?恐怕答案是否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