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12年,齐鲁爆发大战,鲁穆公任命吴起为将,率军大败齐军。但因为鲁国内部不稳,吴起遭到猜忌,且他的主公季孙氏被杀,所以吴起就离开鲁国投奔了魏国,铸就了战国第一霸。
吴起来到魏国之后,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魏文侯任命吴起为主将,连战连捷攻克秦国河西地区,最终占领原本属于秦国的河西地区(陕西黄河沿岸地),设立河西郡,缺少了这一块战略要地,秦国就永无出头之日,二是吴起改革魏国兵制,创立武卒制——战国第一支精锐,最终在公元前389年,吴起用新练之兵5万人,大败秦惠公的50万人,这就是著名的阴晋之战。
自此之后,魏国成为战国第一霸,起源在于魏国李悝变法,但关键起点在于吴起。
我们熟知的庞涓孙膑斗法,庞涓率领的就是魏武卒,曾攻破赵国都城邯郸,当时齐国、秦国、楚国都不敢轻易与魏国交战。当然,魏武卒最终覆灭于马陵之战,10余万人死去,导致魏国一下子变成了二流国家。
不过,魏文侯去世之后,吴起遭到魏国内部猜忌,于是又来到楚国。
楚悼王任命吴起为宛城太守,一年后升任令尹。所谓令尹,就是楚国在春秋战国时代的最高官衔,是掌握政治事务,发号施令的最高官,其执掌一国之国柄,身处上位,以率下民,对内主持国事,对外主持战争,总揽军政大权于一身。一般是楚国贵族担任,吴起能担任令尹,显示了他的能力。
担任令尹之后,吴起在楚国国内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简单的说就是依法治国、精简贵族官员、禁止私人请托、纠正官场不良风气等等,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吴起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