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画频道首页 > 书画资讯 > 拍卖行情 > 正文


2014春拍当代艺术拍卖:惊喜姗姗来迟

2014-11-06 11:33:24  收藏投资导刊    参与评论()人


    6月过半,一年一度的艺术界之盛事--春季拍卖也已走过了大半征程。在这场前后长达数月的春拍盛会当中,中国当代艺术的表现因沿袭了一个最好与最坏并存的拍卖节点而变得更加褒贬不一。毫无疑问,2013年中国当代艺术成功实现拍卖亿元成交的壮举被很多人看成近年来中国当代艺术在遭遇市场冰封期后的破冰之举,甚至普遍认为中国当代艺术会在2014年迎来一个新的市场辉煌期。但出乎意料之外却又多少在情理之中的市场反应则告诉我们,中国当代艺术的市场交易就如《爱情买卖》当中的歌词一样:“爱情(市场)不是你想卖,想买就能卖”。

 

唐伟民 2008年作 戏鸟图 120×91cm 布面油画 北京艺融2014春拍拍品 成交价:32.2万元人民币
唐伟民 2008年作 戏鸟图 120×91cm 布面油画 北京艺融2014春拍拍品 成交价:32.2万元人民币

吴冠中《荷塘》中国嘉德2014年春拍拍品 成交价:1782.5万元人民币
吴冠中《荷塘》中国嘉德2014年春拍拍品 成交价:1782.5万元人民币

    2014春拍当代艺术春拍重回交易轨道

    从已经结束的数场春拍结果来看,今年内地春拍中,中国当代艺术虽然在高价成交层面略显不足,但就整体成交状况而言,今春中国当代艺术的表现仍旧平稳。北京保利在2014年春季拍卖当中为中国当代艺术以不同的主题开设了6个专场,并最终收获了近3.4亿元人民币的成交额。其中,“文本魅影--徐冰的艺术”和“见证历史--山艺术甄藏”两个专场更是实现了100%的成交,这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内地拍卖历史当中绝对是极其少见的案例。尤其是在中国当代艺术陷入长期的市场交易低谷时,在同一场拍卖会中先后出现两个“白手套”专场,对于目前的中国当代艺术而言,其重要性显而易见。

    北京匡时自去年为中国当代艺术开设两个以上的拍卖专场之后,在今春再次为中国当代艺术开设了3个拍卖专场,并最终贡献1.5亿元人民币的成交额。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融合--中国重要私人收藏当代艺术专场”在8件拍品上拍并成功斩获5623.5万元人民币的同时,更以100%的成交率为今年的北京匡时奉上了首个“白手套”专场。其中,赵半狄创作于上世纪80年代的《鹦鹉和扇子》以1035万元人民币的成交价暂列目前中国当代艺术单品内地成交排行榜第三名,而在这份成交排行前十名的榜单当中,同样来自该专场的岳敏君作品《闲云野鹤》(920万元人民币)和王广义作品《被批判的伦勃朗》(828万元人民币)亦榜上有名。

    作为中国内地拍卖公司另一大巨头的中国嘉德在今春同样以中国当代艺术为主题开设了3个拍卖专场,分别为“突破与超越:八十年代的中国先锋艺术”、“转向内在:2000年以来的中国新绘画”以及“中国油画及雕塑”,并最终收获了1.13亿元人民币的成交额。其中,潘德海作品《掰开的包谷后山(三联)》以920万元人民币的成交价成功实现了个人拍卖成交记录的突破,陈志光创作于2012年的不锈钢雕塑《中国狮》同样以创艺术家个人拍卖成交新记录的644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

    另外,在已经结束的其他拍卖会中,北京翰海在当代艺术部分成交6791.33万元人民币、北京艺融当代艺术部分成交6027.62万元人民币、北京华辰当代艺术部分成交5801.06万元人民币、荣宝斋(上海)当代艺术部分成交2353.36万元人民币、北京诚轩当代艺术部分成交2209.96万元人民币。虽然上述几家拍卖公司在中国当代艺术部分的成交总额比之去年并未有太大变化,但在市场逐渐侵蚀以及趋向淘汰与合并的大潮下,仍有很多拍卖公司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之下放弃了中国当代艺术部分的拍卖,比如曾在去年秋拍首次引入当代艺术专场拍卖的北京歌德即在今年春季舍弃了当代艺术部分的拍卖,而刚刚结束10周年拍卖庆典的北京传是也同样没有在本次春拍当中纳入当代艺术部分的拍卖。

    有喜亦有忧。2014年的春拍在中国当代艺术的版图当中为我们前所未有地奉献上了数场少有的“白手套”专场,而同时,市场在逐渐的自我筛选与理性回归的过程中也在用残酷现实告诉我们,淘汰不止于艺术品本身,也同样发生在那些曾经掌握过市场话语权的拍卖公司身上。

    春拍之当代,小小地惊喜一把

    在话完春拍当代艺术的“里短”之后,怎么能少得了那些充满爆点的“家长”呢。说到2014年春拍的爆点,“白手套”专场自然是首先要被摆上桌面的餐前小点。说到“白手套”专场,先普及下关于“白手套”这一说法的知识:“白手套”是拍卖师这一职业所获得的最高荣誉,它意味着一场拍卖专场达到100%的成交率,代表着对拍卖师最高度的认可。在中国,第一位获得“白手套”的人是中国嘉德的首席拍卖师--高德明,而目前“白手套”拍卖行的最高纪录则是由香港苏富比创下的包括洋酒拍卖在内的连续16场“白手套”。

    说到国内的“白手套”专场,很多人想到的多数是跟中国书画有关的拍卖场景。诚然,传承了数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书画艺术不仅在中国,在全世界都有着极高的市场认可度,尤其在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当中,书画艺术往往更容易产生高于其他艺术门类的市场价格。在极高的市场认可度以及购买欲望的双重促使下,中国的书画艺术确实更容易在艺术品的拍卖市场中产生“白手套”专场。但稍显不同的是,在内地拍卖公司追求当代艺术更高学术性梳理的当下,越来越多的与中国当代艺术有关的私人藏家专场以及学术梳理性专场的出现,正逐渐改变着中国书画对于“白手套”专场的垄断局面。

    2014年6月1日,当北京保利2014年春季拍卖进入第一天的夜场拍卖之后,首个以中国当代艺术为主题的专场拍卖“文本魅影--徐冰的艺术”即以10件拍品上拍、10件拍品全部成交的100%成交率奉上了首个“白手套”拍卖专场。随后,“见证历史--山艺术甄藏”专场同样以100%的成交率结束,成为了当晚的第二个“白手套”拍卖专场。同一场拍卖,先后两个专场实现“白手套”成交,这在中国内地艺术品拍卖史上无疑是极为少见的,尤其是在以中国当代艺术为主题的拍卖专场当中出现,更是国内拍卖界中少见的奇观。

    与中国当代艺术有关的“白手套”专场并未因北京保利2014年春拍的结束而消失,在随后进行的北京匡时2014年春季拍卖会上,一场名为“融合--中国重要私人收藏当代艺术专场”的拍卖会同样以100%的拍品成交率结束,成为了中国当代艺术在2014年春季拍卖中的第三个“白手套”成交专场。

    如果说“白手套”成交专场是今春拍卖诸多爆点当中的餐前小点的话,那么促成其顺利出现的拍卖专场以及专场中的拍品则无疑是整个餐桌上最为引人食欲的那道“硬菜”。

    “文本魅影--徐冰的艺术”、“见证历史--山艺术甄藏”以及“融合--中国重要私人收藏当代艺术专场”组成了本次春拍当中的3个“白手套”成交专场。仅从专场命名来看,后两者无疑是当下拍卖市场当中最受追捧的“私藏”专场,而“徐冰的艺术”拍卖专场则是以艺术家徐冰的作品作为专场构成者。“私藏”专场自然无需多说,其内收藏品无一不是众多藏家眼红心热已久的经典作品,而徐冰作为目前国内艺术家当中为数不多的在海外市场仍旧存有极高接受度的艺术家,其作品虽少在国内拍卖市场露面,但高达80%的市场成交率已然将其市场认可度彰显无疑。如此完美的三者,催生出3个“白手套”成交专场也就无需大惊小怪了。

    专场设置的别出心裁为3个“白手套”成交专场的出现提供了足够的视觉关注度,而内含作品的质量以及数量控制的恰到好处无疑是这3个“白手套”成交专场出现的根本原因。首先来看一下构成这些专场的艺术家名单:罗中立、程丛林、何多苓、庞茂琨、艾轩、张晓刚、岳敏君、方力钧、赵半狄、王广义、周春芽、王兴伟、徐冰,这些艺术家无一不是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的领军人物。再看一下这些上拍作品的创作年代:1983年、1984年、1985年、1988年、1989年、1997年、1998年、2001年、2004年,作为中国当代艺术最佳创作年代的艺术作品已经很好地说明了提供这些拍品的藏家的收藏履历以及拍品价值。试问,有人愿意拿出这样的作品来卖,但凡有点资历的藏家谁会不去争?最后,也是最能体现拍卖公司运作价值的一点--拍品数量:“文本魅影--徐冰的艺术”上拍10件、“见证历史--山艺术甄藏”上拍11件、“融合--中国重要私人收藏当代艺术专场”上拍8件。数量的把控恰如其分,在勾引出藏家收藏热度的同时又极为巧妙地避免了因作品数量太多而产生的审美疲劳,真可谓是不饥不饱八分最好。由此亦可见,拍卖公司在“勾引”藏家出手层面的功力之深厚。

    旧王渐去,新王加冕

    市场有爆点亦有不足。在今春的内地拍卖季中,以往的拍卖大户“F4”却在今春少有的集体哑火,唯有在中国嘉德春拍当中出现了一张岳敏君作品、两张方力钧作品,在北京匡时春拍中出现了一张岳敏君作品、一张方力钧作品。

    对于“F4”的失声,北京保利现当代艺术部总经理贾伟从拍卖公司的角度给出了一份这样的答案:“在最近几年里,'F4'的作品价格已经到了一个高出市场原本价值的地步,在今年出现上拍数量减少首先是一个市场的必然现象。作为拍卖公司而言,虽然商业利益是首位,但也没有任何一家拍卖公司喜欢或者是热衷于对重复拍品的拍卖。艺术作品需要一个市场的沉淀期,这不止是市场规律,同时也是市场得以长期发展的必要前提。同时,拍卖公司作为连接卖家与买家的纽带,不仅要对卖方负责,同时也要为买方考虑。市场在目前阶段既然已经呈现出了需要沉淀的迹象,拍卖公司有所选择地减少他们作品的上拍也就成了必然。对于这些艺术家的新作品,拍卖公司也希望有足够的一级市场的积淀之后再来运作。毕竟,目前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已经过了只看名头不看作品的阶段。”

    如此的市场信号虽然对于少部分人而言算不上什么好消息,但对于大部分艺术家或者希望购买艺术家作品的人而言,绝对是一个不错的消息。市场在做出抉择之后所反应到本季春拍当中的,是消费性收藏行为的增多以及一批新的市场宠儿的诞生,比如徐冰以及更多的年轻艺术家,或者说是作品市场价格在50万元人民币左右的艺术家。

    艺术品交易市场究竟需要怎样的作品,已经不再是那些终极藏家私下商量之后就能产生结果的,更多新加入的年轻购买群体正在用自我的行动与这些大藏家们争夺市场话语权。这是一件比之拍卖市场大起大落更令我们欣喜的事情。

(责任编辑:CA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