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画频道首页 > 书画资讯 > 藏趣轶闻 > 正文


小众艺术品收藏再掀高潮 “贵”在亦趣亦妙

2014-11-19 10:41:38  雅昌艺术网    参与评论()人

 

1NO1、磁条卡“退役”引收藏热

    大千世界,有收藏价值的珍品千奇百怪,数不胜数。有的人收藏书画以陶冶心性;有人收藏钱币等待日后升值;有的人收藏邮票纯凭个人兴趣……但是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藏品你可能接触不多甚至闻所未闻。这些被忽略的小众收藏品在不起眼中却蕴藏了深厚的收藏“潜力”和“钱力”。

 

小众艺术品收藏再掀高潮 “贵”在亦趣亦妙

    在市场经济下,消费者的需求向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小众产品市场迎来春天。进入2014年以来,沉寂了数年之久的连环画手稿就在几场拍卖中崭露头角,成交率超过八成,不少拍品甚至超估价数十倍。连环画手稿拍卖的春天正在来临。

    在大众藏品日益枯竭的今天,这些看似冷门的“小玩意”却越来越具有收藏的价值,更有甚者一跃拍场,成为热门投资收藏品。作为小众藏品,连环画屡屡拍出高价并不稀奇。小众藏品历来不乏有人收藏,更有新兴的小众藏品不断被发掘,就如最近2015年始银行不再面向公众发行磁条卡的消息一经发出,立即引发了小范围内的磁条卡收藏热潮。小收藏不应该只是调剂品,应该拥有更大的影响和市场,随着时代的发展,小众收藏作为小部分人的收藏选择,也会在新的时代,焕发光彩,在将来,会有属于自己的天地。那么,还有哪些小众藏品值得关注或者是未经发掘的呢?小编为大家盘点了几种近来渐热的小众藏品供大家参考。

小众艺术品收藏再掀高潮 “贵”在亦趣亦妙

    NO1、磁条卡“退役”引收藏热

    磁条卡即将“退役”稀有银行卡身价已炒至上万元。如果你手中有闲置多年的银行卡,可别随便扔掉,没准它值个几百块钱呢,一些稀有品种更是千元难求。

    明年起,银行将停止发放磁条银行卡,办理新卡时将换成更为安全、快捷的IC芯片卡。昨日,记者从杭州收藏品市场了解到,磁条卡即将“退役”,这一改变已引发了不少收藏爱好者的关注,目前,对于一些有特殊纪念意义的银行卡,根据卡种、版本等的不同,市场价格最高炒至数千元甚至上万元。

    [收藏提示]

    据了解,目前我国法律有明文规定,个人持有他人银行卡超过一定的数量就构成犯罪,所以如今银行卡收藏市场发展还是有一定的阻碍。

    银行人士提醒,银行发行具有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的卡片,只是希望大家留个纪念或是收藏,绝对不支持违法的交易、兑现。银行卡磁条中含有大量私人信息,“退休”的卡应当尽快做好销户、消磁工作,以防止他人恶意利用。

     

2 NO2、民国老烟标成珍贵藏品

    NO2、民国老烟标成珍贵藏品

    烟标,是中国民间收藏的专用名词,也有人称它为烟壳,它是香烟和雪茄的包装物。烟标的图案绚丽多姿、美轮美奂,令人爱不释手。

小众艺术品收藏再掀高潮 “贵”在亦趣亦妙

    现在,民国老烟标因年代久远已逐渐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物,一些精品已很难寻觅了。目前收藏市场里存量稍多的民国烟标有《金鼠》、《哈德门》、《三鹿》、《红锡包》等品牌,而数量稀少的《美伞》、《长城》、《吉庆》、《光明》等品牌则价值较高。民国烟标中,凡印有肖像的烟标均被集标爱好者视为珍品,印有真人肖像的烟标则更稀罕,如《918》、《马占山将军》等,这些印有肖像的抗战题材烟标,已成为不可多得的珍贵历史文物,据悉一枚民国时期的纪念标——10支包装并印有张学良画像的《少帅牌》烟标价值10万元以上。

    [收藏提示]

    民国老烟标里还有一个极具收藏价值的种类——解放区烟标。解放区烟标都是由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出品的,当年日本常常对根据地进行封锁、扫荡,故解放区卷烟产量很低,而流传下来的烟标则更加稀罕。如1945年爱群烟厂出品的《民主》牌烟标,表现了解放战争时期山东解放区人民群众的激昂之情;三民烟厂生产的《胜利》牌烟标,见证了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历史。《民主》、《胜利》、《新时代》等解放区烟标,对研究和了解革命战争时期解放区的卷烟生产和发展,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深受烟标爱好者喜爱,现市场价大约在1.5万至2.5万元之间。

     

3 NO3、毛泽东肖像粮票成收藏热门

    NO3、毛泽东肖像粮票成收藏热门

    粮票,是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当时它是国家给城镇人口按定量标准发给的一种票证。被人们戏称为第二人民币的粮票,其印制发行和使用范围,国家均有明文规定:全国通用粮票、军用粮票由国家粮食部印制发行,地方省市县乡镇通用粮票由各粮食厅局站印制发行。2003年8月,全国票证收藏交易会在长沙举行,一套1968年印制的“汨罗县城关粮店定量专用粮票(面额由壹市斤、伍市斤、壹拾斤、贰拾斤、伍拾斤、贰佰斤6枚组成)”一面世,即轰动了国内外收藏界。

小众艺术品收藏再掀高潮 “贵”在亦趣亦妙

    [收藏提示]

    众多收藏者的追捧,使该套粮票的价格一路走高,2003年10月份的售价达1000元左右。半年后,收藏界又传出对该套票的质疑,理由有二:一是湖南省粮食局无发行备案记录;二是中国粮票目录未收录,疑臆造品。不少购买了该套粮票的收藏者都持票到湖南省收藏协会文物鉴定中心求证其真假。

    因该套违规印制的“粮店定量专用粮票”自从上了户口后,以使用周期短、存世量极少的优势,早就被获悉信息的粮友收入囊中珍藏。目前市场上不但价高难寻,特别是全套中的壹市斤面额,因流出的旧票数量极少,成了收藏界“一票难求”的珍贵筋票。

     

4 NO4、小众奇石收藏渐成投资新热土

    NO4、小众奇石收藏渐成投资新热土

    近年来,无论国内拍卖场抑或国外的拍卖场都屡见奇石身影,并且多次成为拍卖新高。近日,有媒体频频报道太湖石再演疯狂行情,十年涨20倍,观赏石收藏市场再次成为焦点。奇石收藏近年来也逐渐火热起来。然而北京商报记者在走访时发现,不少经营石材的商户表示,目前原石的价格随着玉石等原石的上涨也在逐年上涨,不少人看到了这里的商机后开始加入了奇石这一行列,所以卖方市场扩大,买方群体的变化也就不明显了。

小众艺术品收藏再掀高潮 “贵”在亦趣亦妙

    [收藏提示]

    近几年,奇石在拍卖场上的价格屡创新高。曾经在纽约佳士得的拍卖会上,一块旧的英石才40厘米高,估价已经是2万-3万美元,最后以4万美元左右的价格成交。然而,师俊超表示,拍卖场上的奇石并不一定值得收藏,真正的收藏投资者不会去拍卖场上购买奇石。因为根据拍卖法的相关法律法规描述,文物行政部门不负责对文物拍卖标的出具真伪鉴别证明或价格评估证明,所以拍卖行对所拍文物的真伪不负责。因此,想要确保所购文物的真实度,还需要更专业的方法来鉴别。同时,奇石收藏最忌讳的是加工,所以拍场上的精巧奇石还需仔细观察再做决定。

     

5 NO5、老报纸收藏渐入佳境:一份老报纸最高上万元

    NO5、老报纸收藏渐入佳境:一份老报纸最高上万元

    在大多数人眼里,报纸往往被看成是废品,其最好的归属就是废品回收站。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随着人民对收藏品的不断挖掘,报纸也成了一种收藏品,而且收藏市场上收藏报纸的热情正在日益高涨,可以说老报纸收藏已进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小众艺术品收藏再掀高潮 “贵”在亦趣亦妙

    近日,记者在成都文特坊一家专门从事老报纸销售商店前看到,在这家店铺内顾客可以买到从民国时期到2010年任何一天的老报纸,其中解放前的老报纸主要有《大公报》、《申报》、《文汇报》等,每份价格在三四百元左右,而解放后的老报纸,主要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家级报纸居多,1955年前后的这类老报纸,每份价格在数十元至200元之间。另外,一些有特殊意义的报纸,标价更达到数千元,甚至高达万元以上。

    [收藏提示]

    国家注册高级古玩鉴定评估师潘保清告诉记者,虽然近年来社会上老报纸的收藏热情日益高涨,而且老报纸的价格每年也大约有20%左右的升值幅度,但并不是所有的老报纸都值得收藏。潘保清表示,通常来说,决定老报纸收藏价值的因素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像近年来,我国的大事件不断,喜事不断,全国各地都推出了一批题材非常好的报纸专题,如千年更替、港澳回归、北京奥运、5·12地震、建国60周年、十八大召开等重大事件,几乎各大报纸都浓墨重彩,精心推出几十版至百多版的珍藏版和纪念专刊,有的甚至出版了金箔微缩报和丝绸报等,这无疑增加了报纸的鉴赏、收藏和研究价值,所以这类报纸就会得到广大收藏投资者的竞相收藏。

     

6 NO6、老相机的岁月魅影

    NO6、老相机的岁月魅影

    一些相机发烧友除了在国内市场上淘老相机外,还在国外旧货市场上购买洋品牌老相机,价钱并不昂贵,但拿回国内,身价就暴涨十几倍,以此投机的人也获利不少。这也说明,相机收藏在国内,有着自己独有的市场。虽然相机收藏的价格相比字画、瓷器等来说并不高,但老相机的升值潜力一直稳定。上世纪30-90年代的国产老相机,近年来价格陡升,当时一部上百元的相机,如今的价格已经高达几千甚至几万元。在古董相机中,经典品牌徕卡是最能保值增值的相机,近一两年来的价格已经翻了几倍。

小众艺术品收藏再掀高潮 “贵”在亦趣亦妙

    [收藏提示]

    老相机也是一个极富品味的收藏品种,每一部相机里都装着一个时代,与主流收藏相比,有着浓郁的艺术气息。相机作为记录生活、记录历史的工具,具有很高的收藏潜质,不仅是一个照相的工具,也镌刻着历史,还是科技发展的缩影。但是收藏相机,需要很高的鉴赏能力和丰富的鉴赏经验,如果不是因为喜欢,最好不要涉足。

     

7 NO7、木雕佛像成小众收藏潜力股

    NO7、木雕佛像成小众收藏潜力股

    2013年春拍北京古天一拍卖公司推出了国内首次木雕佛像专场,成交率高达78.6%。尽管首次木雕佛像专场拍品成交价格的区间并不高,但市场对木雕佛像的认知度有所提高。

小众艺术品收藏再掀高潮 “贵”在亦趣亦妙

    “木雕佛像在拍卖市场上仍属于小众收藏门类,主要是由于木质佛像在流传的过程中难以保存,故而市场对木雕佛像的认知度远远低于铜鎏金佛像,当然在价格上两者更是难以相比。”吴国才表示,目前来看,木雕佛像较之铜鎏金佛像在艺术价值还有很多可以挖掘的上升空间,基本已经饱和。主要有两点,一是,与铜鎏金佛像相比,木雕佛像具有单一性和独特的不可复制性。从工艺上看,明清铜鎏金佛像很多是采用“失蜡法”制作而成,若模子做得不尽人意,还可以再修改。但若将木料雕坏了,便难以修改,只能作废了。再者,有些木雕佛像的材质具有珍贵性,譬如使用沉香、檀香木、红豆杉等珍贵材质所制作的木雕造像。

    [收藏提示]

    其实木雕佛像本身并没有什么门槛。对于新入门的藏家而言,若对雕刻艺术感兴趣,可以考虑一下中国古代木雕佛像,木雕佛像的升值空间是很大的。若考虑到古代雕刻艺术品真伪度的问题,建议购买一些立体雕刻的艺术品,如石雕、木雕等,如果能请到专业老师来把关,这样买东西更放心。

    编辑说:

    在看惯了拍场上那些遥不可及的天价艺术品之后,换换口味去尝试一下这些平价的小众藏品感觉还是很好的。它们涉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相对于传统收藏多了一份亲切感和新鲜感。或许它们现在的价格并不算高,但未来的潜力则不可估量,现在入手正当时。回家翻翻尘封已久的抽屉,也许就能发现“大财富”哦~

(责任编辑:CA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