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驹一生收藏了许多书画珍品,其中收购《游春图》的故事颇具传奇色彩。
张伯驹
《游春图》是隋代著名画家展子虔的传世作品,是中国山水画中独具风格的画作,亦是中国现存最古的卷轴山水画,更是一件为历代鉴赏家所珍视的名画,在世界上可与梵高的《鸢尾花》、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相媲美,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后几经辗转,到民国初年《游春图》实际上归溥仪所有了。到此时,《游春图》这幅无价之宝已被北平琉璃厂一家古玩店老板穆蟠忱,从长春一家古玩店花很少的银子买下来了。穆蟠忱回到北平找到琉璃厂玉池山房经理马霁川,他们认为这是个发大财的好机会,想暗地设法同沪商联系,悄悄将此画转手洋人,以获巨额之利。
对于故宫珍宝面临散落损毁的危局,时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北平美术分会理事长和华北文法学院文哲系教授的张伯驹是一边痛心,一边关注。一天,张伯驹吃过早点,正和夫人潘素在家里论字说画,忽有人叩门。来人是位中年男子,他向张伯驹夫妇悄悄地报了个信:马霁川他们得到了《游春图》,并准备通过沪商卖给外国人。张伯驹听了来人的话后,怒不可遏,大声骂道:“马霁川难道你真要成为民族的败类吗?”他心急火燎、不敢耽搁片刻,急忙来到玉池山房,碰到要外出的马霁川。张伯驹便开门见山问道:“马掌柜,听说展子虔的《游春图》尚在你手里?你打算怎么办?”马霁川倒也老实承认正在寻找买主。“你开个价吧!”张伯驹极力淡然地说道。马霁川多年从事文物买卖,尤其精于书画,更兼字画装裱名家,深知《游春图》的价值所存,更知道张伯驹是最好不过的买主,两人可谓知己知彼。马霁川说:“只要你拿得出800两黄金,这无价之宝就归您了。”马接着又说,“我可不敢敲你的竹杠,这《游春图》举世无双,是真正的国宝。这画要是卖给别人,比如换个洋人,少说也得1000两黄金。”张伯驹严厉地说:“马掌柜,你怎么忘记了你是中国人呢!这展子虔的《游春图》是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谁要是为了多赚几条金子,把它转手卖给洋人,谁就是民族的败类,千古罪人!”据张伯驹所知,马霁川在收购这幅面时所付并不多,现在却叫价800两,明显是虚高之价,根本不可能成交。自己虽也曾家财万贯,但都是过去的事了,现在纵然是倾家荡产,也抵不上此数。为了使《游春图》不落到洋人之手,张伯驹又急忙找到著名古文字学家于思泊,一起来到故宫博物院,报告马衡院长,建议应由院方收购此画,归国家所有,如院方经费不足,他愿意出面周转。不过马衡以院方经费不足无力收购作为回应。同时致函北平古玩商会,不准此画出境。
张伯驹更加着急,无奈之下决定个人出面赌一把。他经过认真思考,决定先给卖方施加压力,使其不敢轻易把《游春图》卖给外国人,只要留在国内,便可从长计议。于是,他单枪匹马上阵了。张伯驹走遍琉璃厂古玩铺子,到处传话:“《游春图》属于国宝,此画卷万万不能出境。”很快,国宝《游春图》在个人手中待售的消息传遍了北平文化界。
展子虔《游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