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画频道首页 > 书画资讯 > 藏趣轶闻 > 正文


乾隆爷最爱雪天的那一锅:各朝火锅宝贝大盘点(3)

2015-11-09 10:13:04  中国文物网    参与评论()人


汉代“鸳鸯火锅”分格鼎 江苏盱眙江都王刘非墓出土

汉代“鸳鸯火锅”分格鼎 江苏盱眙江都王刘非墓出土

东汉三格“火锅”

东汉三格“火锅”

    汉代流行“鸳鸯火锅”样式繁多

    汉魏时期,人们吃火锅已是很普遍了。从考古发现来看,此时已有各式各样的火锅,火锅的材质也不局限于青铜一类,出现了铁火锅、陶火锅等;除了吃分餐制形式的“小火锅”外,那时人们还吃起了可以放不同料汤、烧煮不同口味的鸳鸯火锅。分格鼎,汉代的火锅。又被称为古代版的鸳鸯火锅。在江苏盱眙县境内大云山西汉墓中考古出土的一件分格鼎,直接证明墓主、西汉江都王刘非就是一位火锅“吃货”。而且,不只证明他喜欢吃火锅,还证明他吃的是“鸳鸯火锅”。分格鼎,就是将鼎分成不同的烧煮空间,避免不同味道的料汤串味,其饮食原理如同现代的鸳鸯火锅,方便有酸、辣、麻、咸等不同饮食习惯的食客。

唐三彩火锅 重庆火锅博物馆藏

唐三彩火锅 重庆火锅博物馆藏

    唐代“火锅”是设宴必备

    火锅发展到后来,已成为一种饮食时尚。在唐代,富人设家宴时一般都会备火锅。诗人白居易《问刘十九》一诗中有这么一句,“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这里的“小火炉”就是一种小火锅,但是用来温酒的,做菜的应该更大一些。

宋 瓜瓣兽耳铸铜火锅

宋 瓜瓣兽耳铸铜火锅

    宋代“火锅”渐趋平民化

    宋代吃火锅则很平民化。在当年的黄河流域一带,民间有“暖冬”风俗,每到农历十月初一,时人便认为入冬了。这一天家家都举办“暖炉会”,过节般地围着火炉吃肉喝酒,此即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所谓,“十月朔,有司进暖炉炭,民间皆置酒作暖炉会。”暖炉会上,有的是吃烧烤,有的是吃火锅。

辽代壁画中的涮火锅(临摹)

辽代壁画中的涮火锅(临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