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画频道首页 > 书画资讯 > 评论分析 > 正文


金色背后是历史的厚重感:克里姆特《鲍尔夫人肖像》

2017-02-21 16:12:17  艺术市场通讯    参与评论()人



虽然克里姆特的《鲍尔夫人肖像》不是当代艺术作品,也不能算作是观念艺术,但它却是件很有故事的作品。可能你会说《鲍尔夫人肖像》已经很著名了,用不着介绍。但是它的作者克里姆特却没有毕加索、莫奈来得知名度高,所以趁着克里姆特的话题热潮,一起来看看这幅贵气十足的金衣女人吧!

这幅画的背景是光彩夺目的金色,主人公戴着一条银色的贴颈项链,金色的长袍是旋转式设计,装饰着占庭风格的花边。《阿德勒·布洛赫-鲍尔夫人》又名《黄金画作》,画中人庄严端坐,眼神迷离,红唇富有美感。为配合华贵的形象,克里姆特特别在背景及衬裙用上灿烂的金色,更花上3年于1907年才完成画作。

1

画中女子是奥地利19世纪末最富有的女人——银行家和制糖大亨费迪南德·布洛赫-鲍尔的妻子。克里姆特曾为布洛赫-鲍尔夫人绘制两幅肖像,都被认为是克里姆特在“金色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另一幅《鲍尔夫人肖像》也在最近以以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3亿元)的天价被神秘中国买家购走。

2

《阿德勒·布洛赫-鲍尔夫人的肖像》之所以著名是因为它曾几度占据头条新闻的位置。2006年,经过十几年的法律诉讼后,奥地利政府决定将这幅画作归还布洛赫-鲍尔的侄女玛丽亚·阿尔特曼(Maria Altmann);而该画作归还后,经过几个月在美国的展览,被玛丽亚·阿尔特曼托付给佳士得拍卖,并以创纪录的1.35亿美元出售给雅诗兰黛家族继承人罗纳德·洛德(Ronald Lauder)。现在《阿黛尔·布洛赫-鲍尔夫人肖像一号》被罗纳德·洛德赠送给他在纽约建立的新美术馆(Neue Galerie),并成为该馆的明星展品。

一波三折

据奥地利政府称,阿黛尔在其遗嘱中表示希望在自己的丈夫去世后将这幅作品捐赠给奥地利国家美术馆,而她早在1925年就因脑膜炎去世。当纳粹占领奥地利后,她的丈夫逃亡至瑞士,其全部家当,包括克里姆特的画作在内,全部遭到罚没。德奥合并期间,这些被纳粹掠夺的作品被放置于奥地利国家美术馆。费迪南德在1945年的遗嘱中指认他的侄子及侄女成为财产继承人,这其中就包括玛丽亚·阿尔特曼。

此后,玛丽亚与奥地利政府就归还画作进行交涉。刚开始她只希望要回克里姆特的风景画作品,而允许奥地利政府继续持有肖像画作品,但此提议并未受到奥地利当局的重视。1999年,玛丽亚在奥地利法庭起诉奥地利政府,但因当地法律规定,诉讼费用与画作价值挂钩,而这5幅画作当时总估价为1.35亿美元,高昂的诉讼费用使得她不得不撤销起诉。

2000年,玛丽亚在美国正式起诉奥地利政府。2006年1月,她最终赢得官司,并在三个月后得到归还的5幅画作。以其1.5亿美元的估价为标准,这成为当时奥地利规模最大的一次归还纳粹劫掠艺术品的行为。这批作品2006年3月离开奥地利,到美国开始展览。而几个月后,玛丽亚将这些克里姆特作品送拍佳士得,总计拍出了3.25亿美元。

在案件告一段落后,这一举动引来了艺术界的阵阵批评。《纽约时报》的艺术评论人迈克尔·基姆尔曼(Michael Kimmelman)就将这一行为形容为“急于套现”,并说“大屠杀后的正义与救赎”演变成了“又一件疯狂的艺术市场神话”。

3

玛丽亚·阿尔特曼的故事曾出现在三部纪录片中,分别是2008年的《阿黛尔的愿望》(Adele's Wish)、2007年的《窃取克里姆特》(Stealing Klimt)与《欧罗巴暴行》(The Rape of Europa)。而电影《穿着黄金衣裳的女人》着重呈现玛丽亚·阿尔特曼近十年与奥地利政府斡旋的经历,影片在玛丽亚的老年与童年中不停穿梭,也让观众领略到克里姆特“金色时期”的华丽风情。

4

电影女主角因战争流亡美国,现在她也要让这幅画跟她一样,离开那个伤心地,重新在美国定居。影片中还可得知,克里姆特画中某个模特,甚至后来是死在纳粹集中营里的。

5

人们能够感受到,时间的力量在于,让一幅画的意义不止于它本身。因为战争、因为掠夺,让这幅画有了历史的厚重感。它从一张肖像,上升成了一种民族血液的延续和象征。

6

(责任编辑:梁弈文 CC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