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画频道首页 > 书画资讯 > 业界聚焦 > 正文


2015两会艺术关键词:“《拍卖法》修改”受关注(6)

2015-03-06 10:09:40  雅昌艺术网    参与评论()人


    关键词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

    随着文化机构免费开放的实行和观众文化欣赏水平的提高,观众对于文化服务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是为老百姓提供服务的,虽然近年来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营利和非营利机构、博物馆遍地开花,但是真正做到吸引百姓,为百姓服务的并不多。近日,随着《博物馆条例》出台为非国有博物馆“混乱无序”建章立制,条例明确将利用或主要利用非国有资产设立的博物馆进行了重新界定,定名为“非国有博物馆”,在法律层面明确了非国有博物馆的地位和属性,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创造条件。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段勇认为,条例在博物馆的定义、性质、宗旨、财税扶持政策、管理监督等方面,不区分国有和非国有博物馆,体现了国家在性质、职能、责任、权益等方面公平对待国有和非国有博物馆的原则。

全国政协委员、画家卢禹舜

    《博物馆条例》进一步支持了非国有博物馆的发展,但是,在基础设施与陈设上,非国有博物馆还有明显的不足,全国政协委员、画家卢禹舜在两会上指出,“部分机构的常设陈列不够丰富、有些陈列长期得不到更新,或未充分面向观众开放,内容单调、贫乏;临时展览相对数量少,尤其是基层机构,较少举办临时展览或有机会引进交流展览;展览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不能激发不同层面观众的参观兴趣;教育活动较少,范围较窄,教育服务功能仍有待进一步强化”。

    多数文化机构对于利用馆藏资源,开发文化产品,开展有偿经营活动,弥补日常运营经费的积极性也存在不足之处,卢禹舜补充到“对馆藏资源文化衍生品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很多文化产品还停留在文物复仿制或图书、画册的层面,且受众面较小,价格偏高。文化特色不突出,时尚性、生活感不强,不符合市场需要,文化机构的文化传播功能未得到应有的拓展和延伸,产生的经济效益也十分有限。”

(责任编辑:CA001)

本文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