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Friendship》1963年图片来源:古根海姆美术馆
介于抽象表现与极简主义之间
然而对于艾格尼丝·马丁自己而言,她却未曾说过自己是极简主义画家,甚至回避极简主义画家的标签。确切来说,马丁是介于抽象表现主义和极简主义之间的画家。在形式上,艾格尼丝·马丁以纹格、线条和及其淡薄的颜色作为自己的绘画符号,追求绘画的质感和物感,渴望达到极其纯粹的简化境界。她推崇罗斯科(Marks Rotko)的理念“达到了零度,就再也没有什么能够阻挡真理之道”。但在情感上,马丁却不似极简主义画家那样完全规避个人主义,要求绝对的客观。但同时,她又不像抽象表现主义那样直接地用色彩和构图从本质上表现自己主观的强烈情绪和思考。在避开智性主义的同时,马丁的画作仍体现出个人化和精神化的特质。艾格尼丝·马丁曾说,“那些条纹和网格不是对自然的拒斥而是类比”,“人们在我的画作中体会到的美和自由同你在风景画中所感受到并无两样”。看似克制的绘画语言之下,其实充满了艾格尼丝·马丁丰沛的情感。那些画作的名字就能表现出来这一点:《友谊》、《窗之花》、《晴朗的一天》……“我想在画作中呈现美、纯洁和幸福,它们都指向我心中的那一种欣喜之情”,马丁说道。
▲《On a Clear Day 清澈的一天》 图片来源:Craig F. Starr Gallery
▲《On a Clear Day 清澈的一天》 1973年 图片来源:古根海姆美术馆
像一位禅者般创作
艾格尼丝·马丁在读大学本科期间,偶然听到日本禅宗大师铃木清顺的讲座,从此开始对东方的哲学产生兴趣。在后来的艺术创作中,马丁的画作也的确透露出了强烈的禅宗气质。那些克制的用色和笔触展现出她内心的平静与适意。艾格尼丝·马丁践行着禅者般的反观自省,她曾说:“我的画是关于从世间的思虑中产生的那一种自由。”同时,马丁也保持着对生活世界的关切。当她谈到自己不同系列画中的细微差别时说:“我曾花一个月的时间观察天空的云是否是相似和重复的,我发现它们绝不是重复的。”马丁的画中保留着“画家的手”的痕迹,它们被隐藏在纹格和纹格之间不明显的微小差异和颜料溢出图形边界的瑕疵里。马丁作画,不是要企图找寻到一种包罗万象的形式,而是去表现一种时时(moment-to-moment)生成和变化的模式。马丁认为,“无论在画作还在生活本身,我们都应该时刻准备着为得到现实中的真理认知走出下一步”,“生命的历程就是揭示真理的过程”。
▲《无题untitled》1977年图片来源:古根海姆美术馆
忠于光和色彩的后期创作生涯
1967年,在艾格尼丝·马丁57岁这一年,因深受精神分裂症和幻听的困扰,她停止作画并离开了纽约,开始一场长期的公路旅行。直到1974年,她在新墨西哥州的小城陶斯城外定居之后,才恢复创作。这时候,马丁的创作风格也开始发生一些变化。她将封闭的格子打开,以线条代替原有的格纹图式;并且不再单纯使用灰色和白色,开始使用更为恬淡的淡粉色、暗色和黄色。后期的艾格尼丝·马丁如同光影大师,组合着那些不借助工具而手绘出的宽度不一的线条以及缥缈的、闪烁着微光的色彩,在画布上呈现出处于空间中的变化的光影效果。之后,马丁一直坚持创作,并不断调整作画风格,直到2004年逝世前,马丁还在创作自己的最后一幅画。
▲《无题》 2004年 图片来源:Agnes Martin/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无题#1》 2003年 图片来源:Agnes Martin/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马丁的创作就如她所信奉的人生般,一直在无限接近、抵达真善的途中。她的创作和她精彩的一生都汇聚在了本次展览的序语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