蚩尤之死:蚩尤被黄帝擒住遭生剥活割 身首异处(2)

2020-08-17 17:21:35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一、大野泽:死生之地

“涿鹿之战”被认为是中华文明史创世大开篇。那么涿鹿究竟在哪里?“涿鹿”之名又何来?

余秋雨说:如果黄帝和炎帝知道今天地球上最大的族群把他们奉为共同的祖先,也许他们不会血淋淋地面对面、残酷地打下去了,但是,他们还是打了,血腥的出乎我们的想象--我们扯不住祖先们的衣袖。

涿鹿是指“涿”和“鹿”,两个字都是地名。近代以来,曾经有许多著名历史学家专门做过考证:上古“涿”的地望以今天汶上县南旺镇的“蜀山”为中心。王献唐先生说:汶上县西南有蜀山,是蚩尤部落聚居地。以蜀山为中心的鲁西南地区曾经长期存在一个“古蜀国”;胡厚宣先生明确指出蜀的地理范围:北自泰山、南至汶上;吕思勉先生分析蜀在兖、徐之间,并指出:蜀山即涿鹿之山,实蚩尤氏故国。原来“涿”即是“蜀”。

“鹿”是指“麋鹿”,后来被神话为“麒麟”。现代动物学家也认为古代所谓的“麒麟”就是麋鹿。

麋鹿最初生活在气候湿润的大野泽。在商代,大野泽还是一派“麋鹿在牧,蜚鸿满野”的自然景象。麋鹿的最终消亡主要因为人类无节制的猎杀。甲骨文中武丁时期“逐鹿”卜辞有“一次可得麋鹿四百五十一头”的记载,《逸周书》记载周武王一次围狩获“麋五千二百三十五”等,都是数万人参加的大型狩猎。这样大规模的猎杀多采取焚烧森林的灭绝行为。所以麋鹿至春秋时期已是凤毛麟角。

孔子时代很少见到麋鹿的踪迹了,以至视其为“怪物”。《左传》上记载的“西狩获麟”的故事,不过是说偶然捕获到一头有角的公麋鹿,孔子可能联想到涿鹿大战的血腥惨烈,看到麋鹿惺惺哭泣,因为他曾在此地为官,对当地历史地理相当熟悉,预言群雄逐鹿不可避免。

涿鹿大战

涿(zhuō)鹿之战,距今大约4600年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蚩尤所进行的一场大战。“战争”的目的是双方为了争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地带。涿鹿之战对于古代华夏族由远古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详细>

著名历代人物

更多 +

赵括

赵括(?-前260年),嬴姓,赵氏,名括。战国时期

孔子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

项羽

项羽生于乱世,成长于一个没落的贵族世家,少年勇武轻

项伯

项伯(?-前192年),名缠,字伯,出生于下相,战

武丁

武丁(?-公元前1192年),子姓,名昭,商王盘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