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画频道首页 > 艺术家 > 名家专访 > 正文


金延林:语境缺失,工笔画亦可参禅写意?

2015-01-22 16:01:40  滕黎  中华网书画  参与评论()人

 

1文人画语境:文人以逃禅的方式隐遁山林

    “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源出于南朝宗炳所著的《画山水序》,这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此次展览的主题。正值五十周年庆典之时,学者们以艺味道,在学术研究之外,他们通过笔墨意象寻求着与宗教的融通。

 

    展厅中有一幅关于十八罗汉的长卷格外引人关注,这是金延林的作品。采访当日,他带着鸭舌帽,语速很快并且条理清晰,在谈到写意精神的时候饶有兴致。他称自己“试图用做学问的方式去创作”。而在此之前,他的红楼梦系列人物画作品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文/滕黎

金延林:语境缺失,工笔画亦可参禅写意?

金延林

    文人画语境:文人以逃禅的方式隐遁山林

    后期禅宗与文人的关系之所以走得这么近,多数是因为文人向往在山林里隐遁。尤其是在元明时期,当仕途不是很顺的时候,他们选择用逃禅的方式来回避现实。

    中华网金老师您好,请为我们介绍一下您参展作品的创作思路?

    金延林:这是关于十八罗汉的故事,实际上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宗教题材,而是一个文人画题材。就是把宗教语境放到了文人画语境里。这是宋元以后出现比较多的现象。这张画突出的主题是文人林泉隐逸的情怀,就是隐逸山林的意思。传统意义上,菩萨、罗汉修行的地方一般都是以山林寂静处为主。封建社会中后期,禅宗与文人的关系之所以走得越来越近,多数是因为文人在现世中不得志、甚至受到弹压之后,向往隐遁山林、远离仕途和尘世喧嚣,在心灰意冷后,静心养性。尤其是在元明时期,当仕途不是很顺的时候,文人多数选择用逃禅的方式来回避现实。

    中华网:您笔下的罗汉是用工笔手法来写,而山石用比较写意的方式相结合。

    金延林:对的,近几年我一直在用工写结合的方式来创作作品。基本上人物比较工细,然后山石包括背景都是比较写意的手法。

 

2写意精神:工笔画里也存在概括和凝练

    写意精神:工笔画里也存在概括和凝练

    最初在提出"写意"的词汇时,还是工笔画占绘画创作主流的时候。实际上他们缺的是精神,而不是缺技法。写就是在速度和笔锋变化上会多一些,这种东西就是写。

金延林:语境缺失,工笔画亦可参禅写意?

金延林作品

    中华网:在这一届的全国美展中,很多评论说写意画正在缺失,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金延林:我们对"写意"的认识还是有大的偏差。大家认为写意仅仅是一种绘画技法,或者是一种绘画图式。其实,在工笔画里面也是有写意的!因为最初在提出"写意"的词汇时,还是工笔画占绘画创作主流的时候。"写意"是中国艺术的特色,是一种精神和意旨,而不单纯是一种手法和技术形式。实际上,您刚才说的缺失,他们缺的是人文精神和价值取向,而不是缺写意技法。以前我们认为写意就是抹几笔、简单概括,其实在工笔画里头也存在这个问题,也是存在概括和凝练。

    中华网:没错,其实工笔画中也有写意精神。

    金延林:对啊,肯定是有的。因为如果我们把它细化,比如工笔的线就是勾和描,而写意呢就是写。写就是在用笔时,速度会快一些、笔锋变化会多一些。而实际上,写还有一个意思,就是概括。因为写就是在表述,我们说的"写字"实际上是在写意思、表达一个意思,所以"写"本身就有概括和凝练的意思。

    而现在画中的写无非就是跟"工"对照,还有就是跟"制作"来对照的。我们现在有很多书法和画都是在制作,就是在整个用笔的过程中,突出的不是中国文人讲究的意趣和本心,而是将画画便成了制作时间的累积。我们说的"功夫",应该更多的是心思,而不是时间概念中的"工夫"。这与制作是有冲突的,是不一样的。

 

3画中参禅:文人画中的禅意境界

    画中参禅:文人画中的禅意境界

    其实以前读文人画有参禅的意思,多数都不会让你直接看懂的。可能大家认为这种禅一定要跟佛相联系,要有宗教色彩,我觉得更多的是一种境界,并不是指宗教的修为。

金延林:语境缺失,工笔画亦可参禅写意?

金延林作品

    中华网:其实文人画注重学养和格调。

    金延林:对,其实写意精神的缺失是在建国后,新的画种兴起就开始跟这个有些抵触了。这种主体性的创作是有限制的,艺术家要适应一种新的制作方法,而不是表达方法。

    另外艺术家所表达的不再是文人的语境,其实以前读文人画有参禅的意思,多数都不会让你直接看懂的。"禅"更多的是一种意味深长的意境,而不是大白话。

    中华网:那您怎么看待陈老莲的作品?他的作品里面是否也有参禅的意思?

    金延林:我非常喜欢他。可能大家认为"禅"一定要跟佛有关联,要有宗教色彩。我觉得更多的是一种境界,并不是指宗教的修为和阶层。禅本身也是佛教的一种形式和宗教现象。当然陈老莲还是很棒的,因为仔细去看他的画都是写意的,我指的是精神,不是手法。

    中华网:那么关于写意跟水墨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金延林:原来我的博士论文就写过这个关系。关于写意跟水墨的关系。因为写意最早提出来的时候,指的是一种表达主旨和精神。写意跟什么对照呢?目前理论界并没找到一个合适的对照,但绝对不会是工笔。还有说写意的对照是写实,其实也不是。我觉得应该是"写形"。文人画主张"不以形似",那么要的是什么呢?是个人意趣,这个意趣就是写意。

    原来很多关于写意的讨论其实也很多,但是这个话题现在已经没人再提了。尤其是在当代艺术中,我们再去讲中国画就真的显得很突兀。现在连艺术的本源和语境都已经错位了。当代的工笔,包括新工笔、新水墨等,有一些看着都很奇怪。其实已经可以不能称之为中国画了,只能叫水墨画或者彩墨画。因为中国画本位在这里已经被置换掉了,无非只是借助了中国画的媒材来做事情罢了。包括现在的书法也是变成了另一种形式。试想,中国古代的书家多数时间都在追摩古人的墨迹;启功先生在去世半年前还在临帖,还在临赵孟頫,而我们现在的书法家两三年就开始"搞书法创作",不是很可笑嘛。

 

4院体绘画:我们对宋人绘画还是有些误解

    院体绘画:我们对宋人绘画还是有些误解

    宋朝的宫廷花鸟画,都是写实的。而且让我们感觉很生动,这种生动就是因为来源于生活,但是这种写实已经不是完全在写形。原来院体画的记载会比较少,对院体画家都有些误解。

金延林:语境缺失,工笔画亦可参禅写意?

金延林作品

    中华网:那么您是如何理解院体画的?

    金延林:中国艺术有很写实的时期,就是宋朝。你看宋朝的宫廷花鸟画,都是写实的。而且让我们感觉很生动,这种生动就是因为来源于对生活体悟和把握,但是这种写实已经不是完全在"写形"了。比如说要是单纯为了写形的话,可以画这个鸟的标本。但是,那样画得再好这也不会画活的,因为画家面对这个东西就是死的宋人院体画之所以感人,是因为他们是在再现现实中的活生生的东西,而又不是对现实物象的照抄、照搬,而是经过了符合"意"的筛选和截取的,也就是我们说的概括、凝练。

    原来对院体画的记载会比较少,由于文人画家的鄙夷和攻击,后人对院体画家都有些误解。首先他们在手头功夫上是文人画家没法比的。因为他们当时不像现在有那么方便的工具,比如说木炭、铅笔等,没有这些东西。他们多数靠的是默识心记。回来之后再反复的推敲斟酌、删减凝练,整个过程几乎都是用毛笔一遍遍的去做(当然,也有九朽一罢之说)。所以他们对形像的认识和理解,绝对不是我们现代人认为的简单要把一个东西画像。事实上,即便是画像已经非常难了。所以我们现在看我们对宫廷画家的认识,是绝对错误的。我最近写一个论文,写到董其昌说的南北宗论,在仇英以后,中国已经没有真正的宫廷画家了。

    中华网:很多人都说仇英是工匠画家。

    金延林:他的确是个工匠,因为他出身不是很好。他起初是在宫殿、宅邸的墙壁上、廊檐上做彩绘的工匠,后来他才开始真正的学画。但是他的那种功夫,是既下了心思又耗了时间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清朝人在文人画及文人画理论占主流地位的明代,将他与唐寅、文徵明、沈周并成为"明四家"或者"吴门四家"的原因---他的手头功夫实在是精绝!

    但是现在有些人制造的工笔画就是靠时间来磨,就是翻来覆去的制作,甚至找了很多人一起画,反复的染。比如画一个老虎,就要把老虎的毛一根根的勾出来,如果你画老虎的毛用一万根线条来勾,我用一万四千根,我就比你强。现在尤其是国展上的工笔画几乎都是耗时几年"磨出来"的。可谓"下了工夫",而这个所谓"工夫"就是耗时间了。而事实上,如果要真有本事,只用几根线画出来,这就是写意,这种工夫,就是真正的心思!

 

5恢复古典:怎样在语境缺失下求发展

    恢复古典:怎样在语境缺失下求发展

    还有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文化缺失,不光是写意精神的缺失。在这个过程中,还是想用延续文化的方式在做这些东西。不光是自己,我倒是希望大家都能这么做。

金延林:语境缺失,工笔画亦可参禅写意?

金延林接受中华网采访

    中华网:今人与古人相比,最根本的区别在哪里?

    金延林:古人的书法是和文人是形影不离的,只要动笔写字,就要跟毛笔打交道、就要跟宣纸去交流。而现在占有这技术的人少了,就把它艺术化了、玄化了而已。其实以前是日常化的。就像谈古琴,中国古代文人都会弹古琴,你要不会弹古琴,就不符合"琴棋书画"的基本要求,就算不是一个真正的文人。而现在,如果说谁会弹古琴,就会觉得很不一样,好像很神奇;再说《周易》,中国古代文人考试的时候都要考《易经》啊!而现在,只要一说某某懂《周易》,就会觉得这个人很玄。所以语境已经发生变化了,再谈这个东西的时候,就变成极少数人的专利,感觉比较高端。而实际上在古人那里,都是些最基础的事情了。

    中华网:那么在这种语境缺失的情况下,中国书画怎样才能发展下去?

    金延林:这个问题很大。我不敢说中国书画怎样发展下去。这些年我自己一直在坚持的创作方向是在恢复古典。我常说自己走的是羊肠小路。然而,在我看来,恢复古典非常有意义的。但是谁愿意去下这个工夫?我记得原来读研究生的学校,国画系招九个学生,竟然才报了七个人。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大家谁都知道国画要下大工夫,而且很不容易出彩。但是现他们现在都后悔没学国画了,那是因为国画卖得很好。而他们看到的是国画卖得好,却忽略了那些坚持下来的人所付出的艰辛。

    我们很惊叹与中国古人用那么短的时间,能创作出那么经典的作品。比如陈老莲他活的时间就很短,六十来岁,他跟任伯年活的时间都比较短。但是他们从小就在那个语境里面:从三四岁就跟毛笔打交道生活在一个文人的时代,再加上他们自身的勤奋和对艺术的独到感悟。

    现在的中国画要想恢复古典,还有一个最主要的问题,那就是文化缺失。缺失的已经不不光是"写意精神"了,是整个文化体系的严重缺环。比如现在去画一张真正意义上的文人画,你就需要费很大的劲跟大家讲为什么要这样画。而古人是不需要的。现在画罗汉的人也很多,但是问问罗汉的服装到底是怎样的、到底穿着几件衣服,或者菩萨的衣服到底是几件套的、各自叫什么名字,我相信,能回答出来的人寥寥无几。那么,他们在画画的时候,有没有用做学问的方式去研究过这些东西呢?画出来的东西又怎么可以让大家信服呢?又谈何借助绘画来传承文化呢?

    我觉得还是要负责,我之前画了一批红楼梦人物画系列作品。在这个过程中,还是想用延续文化的方式在做这些东西。不光是自己,我倒是希望大家都能这么做。比如现在去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比如古代某段时间的服装史,都会参照以前的陶俑或者绘画,因为找不着实物了嘛,东西都烂掉了。而我们现在对中国古代文化的重建和恢复,很大程度上依赖了古代的绘画和其他美术作品。所以,画家所要做的除了给人提供审美愉悦的物质媒介之外,还要记得:自己的作品会对后人研究中国文化所应承担的责任何在。

    艺术简历

    ·金延林,男,1975年1月生于山东淄博,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博士后。

    教育经历:

    ·1996年7月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美术系。

    ·2000年9月--2003年7月,就读于鲁迅美术学院并获文学硕士学位。

    ·2010年9月--2013年7月,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攻读中国工笔画创作方向博士并获文学博士学位。

    ·2013年6月,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进站博士后。

    参加学术展览情况:

    ·2006年11月,多幅作品参加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鲁迅美术学院中国人物画工作室教学回顾展"。

    ·2007年9月,《老哥俩》获"黄河龙杯"山东省中国画展铜奖。

    ·2007年10月,《九月》等四幅作品入选"第十三届山东省新人新作展"。

    ·2007年7月,作品《酒过三巡》获"2007上海青年美术大展"银奖。

    ·2010年10月,工笔画作品《芙蓉》、《田园静晨》、《夕辉》等作品参加由中国外交部、中国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家协会和法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的、在法国巴黎市政府举办的"岭南画学提名作品展"、及"林若熹法国官方邀请展"。

    ·2011年,作品《高原母子》、《苍山》等作品参加"中、韩水墨画邀请展"。

    ·2013年7月,参加由韩国国会主办、在韩国议会大厦展出的"书画同源--中韩优秀书画家邀请展"。

    个人展览情况:

    ·1998年3月,在山东省淄博市博物馆举办个展。

    ·2002年8月,在山东美术馆举办"金延林书画作品展览"。

    ·2011年11月,在北京世纪城宝坤堂画廊举办"东方器韵"--金延林绘画、青花瓷作品展。

    ·2013年1月,在山东墨缘艺术文化中心举办"无尘之境"--金延林人物画作品展。

    ·2013年2月,在恭王府举办、由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和中国红楼梦学会主办的"金延林红楼梦人物画作品专题展"。

    ·2013年9月7日,由中国红楼梦学会、淄博市人民政府、中共淄博市委宣传部主办、淄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的"妙香无尘--金延林禅意文人画作品展"在山东云龙美术馆举办。

    ·2013年9月13日,由中国红楼梦学会、临朐县政府、中共临朐县委宣传部主办的"妙香无尘--金延林禅意文人画作品展"在临朐广电大厦美术馆举办。

    ·2014年7月5日,由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北京市文化局、北京市文物局、北京艺术博物馆联合主办的"莲生妙相-金延林观音像专题作品展"。

    ·2014年7月19日,由北京艺术博物馆、青州市委宣传部、中国艺术品收藏协会联合主办的"素履之往-金延林禅意文人画作品展"。

    ·2014年9月13日,由中国红楼梦学会、淄博市委宣传部、北京艺术博物馆、淄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中国艺术品收藏协会联合主办的"素履之往-金延林禅意文人画作品展"。

    论文及作品出版、发表情况:

    ·作品多次发表于《美术观察》、《红楼梦学刊》、《艺术市场》、《中国书画》、《美苑》、《写生状态》、《国画家》、《美术大观》、等专业刊物、书籍。

    ·2013年4月,出版《红楼钗裙--金延林人物画作品》(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2013年8月,出版《妙香无尘-金延林禅意文人画作品》(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2014年7月,出版《金延林禅意文人画》(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4年7月,出版《托起明天的太阳--金延林卷》(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责任编辑:CA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