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画频道首页 > 书画资讯 > 展览信息 > 正文


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主题为“不息”(2)

2017-04-20 10:32:15  澎湃新闻    参与评论()人



南宋李嵩《骷髅幻戏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中国美术学院的曾晓嵛介绍了傀儡戏的发展。他提出,傀儡戏在唐宋的时候发展到高峰,很可能因为当时战乱不断,傀儡戏受到了军人的广泛喜爱,与此同时,它也代表了一种浮生若梦、世事无常的情境,激发了一种及时行乐的心态。

由此,便涉及中国人的生死观。

在双年展中国馆策展方,傀儡肯定是和墓葬有关的。秦始皇有兵马俑,此外,战国俑、汉俑,都是小小的。这里面有泥俑,也有木雕的、带关节的俑,这种类型发展成傀儡,也就顺理成章。在山西,有一种木偶戏,叫做郭秃,山西人管它叫作光骷髅。所以这傀儡和骷髅,可以说是有非常密切联系的。甚至有一种说法,认为傀儡就是骷髅。

在《骷髅幻戏图》中,这种大傀儡操纵小傀儡的结构,就像是周文矩的《重屏会棋图》中人群背后有屏风、屏风背后有人群的结构,是可以无穷后推的,是剥洋葱式的层层幻象。

黄公望曾为《骷髅幻戏图》写了一首诗:没半点皮和肉,有一担苦和愁,傀儡儿还把丝线抽,弄一个小样子还把冤家逗。识破个羞那不羞。呆,元自五里一单堠。

黄公望实际上把《骷髅幻戏图》定义为一部公路片。这幅画面展现了匆匆人生路上一个短暂的停驻,在这里突然间遭遇到一个死亡的真相。与此同时,骷髅的后面就是正在哺乳的孩子,新的生命正在孕育,显得哀而不伤,虽然画的内容是骷髅,但是并不恐怖。从中体现了中国人的生死观:生是虚幻的,死也是虚幻的。

南宋马远《十二水图》(局部)

南宋马远《十二水图》(局部)

马远的水图是本次展览另一件基准之作。不管画中描绘的是洞庭风细、层波叠浪、寒塘清浅、长江万顷……其实都是同样的水,它在不断地循环、变化。

马远的《十二水图》和李嵩的《骷髅幻戏图》,一个是特别哲学、抽象、通达的,一个是人间剧场,特别世俗,谈论生死。两者拉开了本次展览两个不同的精神维度。参加本次中国馆的4位艺术家,都会用自己的创作,对这两幅古代绘画作出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