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东方朔班固对曾这样评价此人:”东方赡辞,诙谐倡优,讥苑扞偃,正谏举邮,怀肉污殿,弛张沉浮。“,言谈之间不难看出,东方朔是个幽默的智者,虽然东方朔他一生最高职务为一千石的太中大夫,在人才济济的汉武朝,东方朔未能立下青史书名的政治功绩,然其以近侍的身份与汉武帝君臣相伴多年,亦对汉武帝的行为举措做出了一定影响。
东方朔利用其接近汉武帝的机会,察言观色,一有机会便直言切谏。在修上林苑之事上谏武帝戒奢恤民,在昭平君杀人之事上谏武帝公正执法,在主人翁事件上谏武帝矫枉风化。诸如此等,不一而足。
东方朔(生卒年不详),本姓张,字曼倩,西汉平原郡厌次县(今山东省德州市陵县)人。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汉武帝即位,征四方士人。东方朔上书自荐,诏拜为郎。后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职。他性格诙谐,言词敏捷,滑稽多智,常在武帝前谈笑取乐。其实他在言笑之间也曾言政治得失,陈农战强国之计,但是汉武帝一直都没把他当做政客,而是一个俳优,仅供消遣娱乐,这让东方朔很是苦闷。
东方朔本姓张,小名曼倩,为何会姓东方?原来他是一个”弃儿“。生父姓张,名夷,字少平。母亲田氏。当他来到人间刚三天,母亲就去世了。父亲因为家贫养不起他,就把他丢弃了,邻居好心的大嫂看到这个孩子时,见他可怜就收留了他,此时东方泛白,便取姓”东方“,名”朔“。还有另一说法,是母亲死后,由兄嫂抚养长大。
虽然缺失了亲生父母的疼爱和照顾,但是养母待他很不错,东方朔也在养母的家里一天天成长起来,慢慢的东方朔显示了对文学和政治极大的兴趣,他喜欢在书中探寻喜欢与人探讨,等到他稍大一点,养母也就允许他四处游学,在艰苦的游历生活中,不仅增长了知识,也磨练了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