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画频道首页 > 书画资讯 > 藏趣轶闻 > 正文


梵高笔下最有故事的25幅名画(7)

2016-02-25 10:46:16  壹号收藏网    参与评论()人


这幅作品是梵高临摹自米勒的同名作品。画面是一个农村的耕地,背面是农民的房屋。画的右方一位农妇扶着小女儿帮助她学步。左方女婴的农民父亲蹲在地上张开双手鼓励她向前走。

这虽然是梵高临摹米勒的作品,但是整幅画都显露出梵高个人的风格。画面用色鲜明,多用蓝,黄和绿色。这些高明度及属于自然界的颜色,让人感受到活跃的生命力。他让画中的人和物框上厚实的黑色线条,这明显是受到日本艺术的影响,亦让画面增加实在的感觉。

另外,他亦以弯曲旋转的笔触绘画树、灌木和农作物。这是他成熟画作中常用的手法,也令这画增加生气勃然的气息。整幅农村景象让人感到农民的实在生命,平凡但跃动又充满亲情。

21、桃树花开

梵高笔下最有故事的25幅名画

此画又名《盛开的桃花》。是1888年梵高为了纪念他去世的表兄莫夫而画的作品。

在给提奥的信中,梵高写道:“我把画架摆在果树园里,在室外光下画了一幅油画——淡紫色的耕地,一道芦苇篱笆,两株玫瑰红色的桃树,衬着一片明快的蓝色与白色的天空。这大概是我所画的最好的一幅风景画。”

梵高笔下最有故事的25幅名画

我刚把画带回来,就接到姐姐寄来的追悼安东·毛威的通知。一种什么东西(我不知道是什么)把我抓住了,堵住了我的喉咙,我在我画上写上:纪念毛威,文森特与提奥。

如果你同意,我们就以这个名义把它赠给毛威夫人。我不知道他们将会对这幅画说些什么,但这无关紧要。

我以为一切纪念毛威的东西,一定要既亲切又愉快,而不可以带着丝毫悲哀的调子。

不要以为死者是死了;

只要有人活着,

死者就会活,死者就会活。

我就是这样认识问题的。没有什么比这个消息更加使我伤心的了。他的逝世对我是一个可怕的打击。

作品传达出梵高理想中的日本风景,同时呈现春天的喜悦和乐观的情绪。

这是巴黎时期末的作品。关于唐基老爹的肖像画,除此之外尚有两幅,其中的一幅是在同一时期画的,有同样的姿势,相似的背景;而稍后所画的另一幅唐基老爹,使用深蓝与红褐色,背景的浮世绘配置方法跟这一幅也不同,整个的感觉更为强烈(尤其是色调和彩度)。这幅画的构图较有统一感,与浮世绘的柔和调子和下端的装饰图案非常调和。唐基老爹是当时蒙马特的小画具商,他的性格亲切而温和,对于未成名的画家时加关照,他的店时常成为印象派画家停留的所在,包括毕沙罗、塞尚和高更也常在他的店里出放。唐基老爹在店内也悬挂了梵高的画。

22、唐基老爹

梵高笔下最有故事的25幅名画

《唐基老爹》肖像的背景上所看到的临摹画中,右上为广重的《名胜江户百景》,右下为英泉的《花魁图》,中央为北斋的《红富士》,左上是广重的《飞鸟山暮雪》,左中是丰国的《歌舞剧演员图》。”

这两幅肖像的圣像似的构思和象征主义的布局起到了歌颂这位商人的作用。其中的一幅曾在珀蒂大街的展览上展出过,那次展出的都是带有新印象主义倾向的作品,因此这也就进一步突出了唐基肖像理想主义的象征意义。梵高所画的唐基肖像先是侧重于表现阶级身份,随后改变为侧重于表现文化内涵,于是穿着围裙的精力充沛的男人就变成了温和的小偶像。背景上那些具有日本特色的东西把唐基摆在了理想主义的画面上,同时也就抹去了他商人身份的痕迹,把唐基这位美术品商人描绘成了外国文化氛围中的慈祥老者,这跟后来文森特写给提奥的信中的描述是一致的。把提奥改造成画商兼圣徒,把唐基看做具有日本传统特征的圣人,于是梵高便通过美好的幻想摆脱了需要面对的贸易上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