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画频道首页 > 书画资讯 > 业界聚焦 > 正文


10年流失文物回国路:谁在收藏中国?(4)

2015-07-23 10:48:51  综合  中华网书画  参与评论()人


    流入日本的10的中国国宝文物

螺钿紫檀五弦琵琶

螺钿紫檀五弦琵琶

    

    1.螺钿紫檀五弦琵琶

    等级:御物

    价值:传世孤品

    年代:唐

    质地:镶嵌乐器

    流入日本时间:唐

    收藏地:宫内厅正仓院北院

    这个琵琶是不折不扣的神品,琵琶一般都是四弦,而这个是传世唯一一个五弦的琵琶。它不光可以当琵琶弹,还能当吉他,三弦琴,甚至冬不拉。而且这个乐器极度华丽,唐代的螺钿镶嵌技巧被它发挥到了极致,世界上现存的能表现大唐盛世繁华的文物,最典型的大概就是这件了。

曜变天目茶碗

曜变天目茶碗

    2.曜变天目茶碗

    等级:国宝

    价值:传世孤品

    年代:南宋

    质地:陶瓷

    流入日本时间:古代

    收藏地:东京静嘉堂文库

    这是一个神异的文物,其实就单品而论,它完全可以排到第一的。这个茶碗是宋代黑釉的建盏,是宋人斗茶用的,但是这个样子的,莫说举世无双,就连考古发现的大量瓷片中,也没发现任何一个类似的。她能在一片漆黑中,闪耀着妖异的光芒,而且随着光线角度的不同,光环的颜色会变幻不定,看着就让人敬畏莫名,完全不像是人间烧出来的瓷器。日本人形容这个碗,都是用“碗中宇宙”这种词,说里面仿佛是深夜海边看到的星空,高深莫测。

汉委奴国王金印

汉委奴国王金印

    3.汉委奴国王金印

    等级:国宝

    价值:日本朝贡史上最珍贵的文物

    年代:东汉建武中元二年

    质地:黄金

    流入日本时间:东汉

    收藏地:福冈市博物馆

    《后汉书·光武帝本纪》和《后汉书·东夷传》中记“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光武赐以印缓。”这枚金印后来不知所踪,直到1784年,才在九州的福冈,由名叫秀治和喜平的二位佃农,在耕作挖沟时偶然发现。金印印面正方形,边长2.3厘米,印台高约0.9厘米,台上附蛇形钮,通体高约2.2厘米,上面刻有“汉委奴国王”字样,清晰的说明了倭国是汉朝的附属,是中日外交史上最珍贵的文物。

潇湘卧游图

潇湘卧游图

    4.潇湘卧游图

    等级:国宝

    价值:南宋山水画第一神作

    年代:南宋

    质地:纸

    流入日本时间:近代

    收藏地:东京国立博物馆

    南宋李氏《潇湘卧游图卷》,为与李公麟同乡的李姓画家所作。相传为南宋的云谷禅师云游四海之后,隐居于浙江吴兴的金斗山中。他不无遗憾地想到自己尚未踏足的潇湘山水,于是请一位姓李的画家替他绘出潇湘美景,将画挂于房中,躺在床榻之上,就能欣赏美景,故为潇湘卧游。这幅画是乾隆皇帝最喜爱的山水画,整幅长卷淡墨皴染一气呵成,不施勾勒,不露笔痕。大片的留白,朦胧的山水,山色空蒙,水到天际,大气磅礴,让观者一时笔法墨意尽忘,完全沉浸在画家营造出来的那片广阔的境界之中,恍惚有神游天外的感觉,完全就是个神品。

《丧乱帖》

《丧乱帖》

    5.《丧乱帖》

    等级:御物

    价值:最接近书圣原本的摹本

    年代:唐

    质地:纸

    流入日本时间:唐代

    唐模本《丧乱帖》,这可是被认为最接近于王羲之真迹的唐模本了,相传是鉴真大师东渡时候带到日本的。要不是它与《二谢帖》和《得示帖》连成一纸,根本就会被当成是书圣唯一的传世真迹。此贴为硬黄响拓,双钩廓填,白麻纸墨迹,笔法精妙,字体跌宕起伏,完全表达了书圣写字时“追惟酷甚”的心境,是晋唐书法中的极品,完全可以和台北故宫的镇馆之宝《快雪时晴帖》和故宫的秘宝《神龙兰亭序》并驾齐驱,价值无可估量。

本文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