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五大谋士谁最厉害 曹操五大谋士各有什么特点

2020-07-16 17:10:50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曹操五大谋士各自的特点。荀彧、荀攸、贾诩、程昱、郭嘉,你认为曹操最厉害的谋士是谁?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要探究一下五大谋士各自的特点,也就是找出他们的区别。基于这个目的,标题的顺序与大家习惯的顺序不一样。

提到五大谋士,咱们一般是说“郭嘉、荀彧、荀攸、程昱、贾诩”,这个顺序显然是以曹操的心理亲善度来排列的,没什么逻辑上的意义。

在《三国志》中,陈寿将荀彧、荀攸、贾诩归为一传,而将程昱、郭嘉与董昭、刘晔、蒋济、刘放孙资这些第二梯队的谋士放在一起。这是为什么呢?

陈寿在郭嘉那搓人的结语中给出了答案:

“评曰: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虽清治德业,殊于荀攸,而筹画所料,是其伦也。”

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程昱郭嘉神马的,他们都是当世奇才,尽管他们品德举止的风评不太好,与荀攸相比差得很多,但是在军事谋划这方面,跟荀攸还是一个水平的。

熟读三国的人应该知道,荀彧和贾诩,不仅智略过人,而且他们在为人处事上都有各自的独到之处。而荀攸比之更是有过之无不及,他在品行和智略方面都得到过曹操最高的评价,因此在这段结语中,陈寿将荀攸作为标杆,让程昱郭嘉等人与之比较,得出结论。综上所述,荀彧、荀攸、贾诩,是属于“德才兼备”,而程昱郭嘉,在品行方面,至少是在风评方面就不及那三人了。

品行的评价,是前三者与后两者的第一道分水岭,下面来看看他们各自的特点。

曹操

曹操

荀彧,关键词:体大思精,总统后盾

荀彧被冠以“王佐之才”的称号。所谓王佐之才,就是“辅佐君主成就王业的人”。这里的“王”,恐怕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君主”、“君王”,它的内涵更偏指“王道”,即依靠“圣王仁义教化”治理国家的方式。当然,我个人认为纯粹的“王道”是不可取的,乱世治世都不可以,尤其是在乱世。

实际上荀彧也不是那种固守“王道”的儒家卫道士,但至少忠君、仁义、德政的思想在荀彧的政治思想中占据主导地位。基于这样的思想结构,结合乱世务实的现实需要,荀彧必然会成为一个全能型,而且处事细致的智囊。

笔者在看过《三国志》荀彧的传记后,发现荀彧看问题往往非常深刻,是五人中最体大思精的一位。

他年轻时曾经预言,家乡颍川由于处在版图的中心地带,早晚会遭到掳掠,应该尽早迁到外地。这样的论断,综合了他对地理、人情、时事的了解和推断。

张邈与陈宫在兖州叛乱的时候,豫州刺史郭贡领兵来到荀彧镇守的城下,说要求见荀彧。夏侯惇劝阻荀彧,认为非常危险。荀彧却认为,郭贡和张邈关系一般,他仓促来到城下,显然没有成熟的打算。这个时候前往说服他,即便不能为我所用,也可以让他保持中立。如果这个时候怠慢他,郭贡一定会怒而攻城。结果荀彧轻身入敌营,郭贡见荀彧没有惧意,认为城池一定难以攻打,于是引兵退走。显然,基于对人情、时事的精准掌握,荀彧再一次建功。

在之后辅佐曹操攻略吕布、袁绍、刘表,迎奉天子的过程中,荀彧每每进谏,往往会从大势角度,撷取影响战争胜败的诸多因素中最关键的那些部分,对曹操进行劝谏。

比如建议曹操先攻吕布,后取徐州的时候,荀彧就从人心、粮饷、战略、战术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再比如建议攻打袁绍时,荀彧引用楚汉相争的故事,从用人气度、决策、治军、德行四个方面论述了战胜的可能性。对时局一贯全面客观精准的论述,在其他谋士那里是找不到的。

正是由于荀彧智能的全面和细致,所以我们看到他不仅能提出正确的战略战术、给予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正确政治方针,还能分拨粮草、举荐贤能,可谓样样皆通,样样皆精。因此善于用人的曹操往往让他做后方的总调度官,成为自己在外出征强大的后盾。

荀攸,关键词:传奇完人,战术大师

这货就是个传奇。

荀攸这个人非常聪明,他十三岁的时候就能察言观色,竟发现了一个深藏不露的杀人在逃犯!

年轻的时候,这小子更加有胆识。董卓烧毁洛阳迁都长安之后,他曾经主谋刺董,并计划辅佐皇帝、号令天下,成就齐桓晋文的霸主之业!这个家伙的想法是在是尼玛太超前,太劲爆了!显然在那个时候,荀攸就已经看出天下分崩、王权旁落乃大势所趋,而且还敢身体力行的要当齐桓晋文!应该说荀攸才是三国时期“挟天子以令诸侯”政治思潮的奠基人。

然而毕竟是年少轻狂,这孩子后来让董卓抓起来了。此时荀攸又表现出常人难及的明智与豁达,反正要死了,不如每天开开心心,该吃就吃,该喝就喝。也真是他命大,恰好不久董卓被刺杀而死,他自己也就因此免罪。在此之后,《三国志》上有一句话,我看的触目惊心。

“攸以蜀汉险固,人民殷盛,乃求为蜀郡太守。”

大家都明白,这孩子见失去了当齐桓晋文的机会,便要跑到一个绝对保险的地方,随时准备割据自立。然而他最终成为别人的谋主,而不是自立门户,也是由于这种激进的性格。即便不是因为道路阻隔无法到达蜀郡,荀攸也终将被真正的领袖收服。

不过,或许正是年轻时的这些变故,将中年的荀攸打磨成一个德才并重、近乎完人的优秀人才。在成为曹操的谋主之后,曹操对荀攸的评价,是对所有谋士评价中最完美的:

①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过也。

②公达,非常人也,吾得与之计事,天下当何忧哉!

③军师荀攸,自初佐臣,无征不从,前后克敌,皆攸之谋也。

④孤与荀公达周游二十余年,无毫毛可非者。

⑤荀公达真贤人也,所谓“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孔子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公达即其人也。

⑥荀令君之进善,不进不休,荀军师之去恶,不去不止。

唯有眼界广阔,乐观阳光,经权达变,算无遗策的荀攸,才能获得这样的评价。

与郭嘉相比,荀攸与曹操其实更有默契,白马之战的时候,他们一个眼神就明白了对方的意思,然后付诸实行,将辎重丢弃给追兵,任其捡拾,待其阵型大乱,一鼓反击,竟斩杀了大将文丑。须知曹操号称“非常之人,超世之杰”,能与他达成默契的荀攸,也一定是位传奇英才。

荀攸

荀攸

在荀攸的战术建议之下,曹操在吕布、刘表、袁绍等人的战斗中屡屡获胜。《三国志》称,荀攸前后策划了奇策十二条,只有好朋友钟繇都知道,后来钟繇在编纂这些奇策的时候去世了,于是世间也就难以流传荀攸的奇策。然而也许正是如此,更令这位战术大师多了一些神秘的色彩。

贾诩,关键词:经权达变,长于应对。

贾诩的关键词与荀攸的特点雷同,事实上他的综合评价确实不如荀攸。毕竟这个家伙几度易主,而且一句话就能搅得天下天翻地覆的。然而在几度易主的过程中,贾诩所展现出的“经权达变”的修为,又是荀攸所不及的。正如《三国志》里所说:“权以济事”,也就是应对事故、应对人事。

李傕、郭汜、段煨、张绣,这些位土匪大爷哪个是省油的灯?然而只要贾诩一说话,他们保证都听话。贾诩善于细致入微的体察说话对象的身份、处境、性格,采取适当说服或者应对方式,让对方乖乖的顺着自己的话做。

他不仅是“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而且是“说什么人听什么”,这不能不说是贾诩能够深刻抓住矛盾的本质,用最实际管用的说辞说服对方,而绝不会拘于自己的城规。也正是这种明察秋毫、务实应变的思维方式,贾诩在战术上还曾经让曹操小小的尝到败果、让马超和韩遂这两个稀里糊涂的家伙一败涂地。

贾诩长于应对,能够根据既有的情况找到最佳的应对方案,所以贾诩处事永远是被动的、低调但聪明的。这也是为什么他后期在魏国越混越好的原因,这种低调隐忍,为他的风评加了不少分,因而得以和二荀同列。

需要看到,由于贾诩的这种思维方式,使得他很难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贾诩看问题往往有根有据,然而事物的发展往往是不可控的,是需要亲力亲为来引导,而不是因势利导而应对,所以虽然贾诩在战略展望方面的言论往往没有说服力,他一般只是说应该怎么准备打,而说不出来到底如何打。

尽管赤壁大战、曹丕南征两次失败,都从侧面说明曹氏父子没有听他贾文和是错误的,但也并不能说明贾诩在战略策划上有多高明。其实说到底,在这点上与荀氏兄弟的差距,症结就在是否“知己知彼”。

中原那些人物,荀氏家族作为世家大族,那是很掌握了一些资料的,荀氏兄弟自然也有机会了解曹操的敌人。但是对江东就不一样了,贾诩并不了解江东的情况,所以人家也没办法提出具体的战略。说白了,对江东的攻略,换做二荀,虽然不一定照样不行,但难度也会空前加大。如此看来,贾诩就足以与二荀比肩了。

程昱,关键词:勇略过人,刚戾傲慢

我仔细研究了一下程昱的语录,发现他建议的口气都相当激烈、相当傲慢、相当自大,即便是对曹操也是这样。在此不得不佩服曹操的气度。你即便是岁数大,对于上司也多少收敛点吧?不过程昱就是这样,一片赤胆忠心,别的不管,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种人也是艺高人胆大,没什么干不出来的。

早年在家乡城池,一次遇到县丞呼应黄巾作乱,一城百姓都向东跑到了山上。县丞领着贼人们不久出城,在城西五六里停了下来。程昱侦查到这种情况,就建议城中的大姓率领百姓杀回去,因为贼人显然没有攻城的能力,只不过是劫掠财务罢了。

百姓们没见识,不想去,程昱一不做二不休,派人在东边冒充黄巾贼来了,愣是把百姓们吓回了城中。县丞发现没了退路,便领着贼兵来攻城,程昱求县令组织守城,果然贼人攻城不克,于是要走。此时程昱率领吏民开城追击,竟将贼人们打得一败涂地。其人胆勇可见一斑。

后来,袁曹对峙,袁绍带领十万人马即将南渡,而当时程昱镇守南方的城池,士兵只有700。曹操想给程昱增兵2000,程昱却说袁绍必然以自己兵少,不会来攻,如果增兵,袁绍就不得不攻城,那时我肯定受不住。因此不如不增兵。后来袁绍果然没有派兵攻打程昱。

曹操对贾诩说:“这货太猛,猛于贲、育。”孟贲、夏育,貌似是战国时期两名勇士,曹仁曾被称赞:“曹大司马之勇,贲育弗加。”而程昱的胆气,也足以与这两名猛士相比了。

程昱由于性子太直,虽然曹操能容忍他,但他私下的人缘很差,甚至有人曾诬告他谋反,但曹操反而待他愈厚。当初这个倔强的家伙不息背负前后矛盾的名声投奔曹操,看来也算没看错人。

郭嘉,关键词:鬼才

郭奉孝是五大谋士中人气最高的家伙。我想大概是因为《三国演义》的一个标题:“郭嘉遗计定辽东”,以及“士为知己者死”的抱负,还有英年早逝的悲凉命运。很多人是因为怜爱才喜欢的郭嘉,正如喜欢断臂的维纳斯一样。实际上郭嘉的确带兵参加了最后一次出征,但并没有遗计定辽东的桥段,而在演义中他是唯一一个跟诸葛亮一样,可以预见死后事情发展的人。

郭嘉在战略战术方面的见识,与荀攸不相上下,而最奇特的是,他可以在千里之外预料孙策的命运。这一点曾招惹很多人胡思乱想。其实这个东西并没那么复杂,郭嘉的那段话相当严谨,每一句话都是有用的,要达成结果必须符合之前的所有条件。

而如前所说,如果能像荀彧那样对很多方面的情况都能体察到,就不难做出这样的预言。实际上孙策尚未进入中原,就被刺客刺杀,郭嘉的预言还是太谨慎了呢。不过,郭嘉敢于做出如此大胆的预言,这与性格中不拘小节的艺术细胞是有关系的。

郭嘉的言论大都与荀彧相仿,论述非常完备,然而他和荀彧的区别是,荀彧说话喜用长句,往往做一大套灰常严密谨慎的分析,将局势一点一点的给曹操分析出来,最终让曹操自己决断。即便是表达自己的态度,也往往是反问句,所说能加强语气吧,但总不那么痛快。

但郭嘉说话并非如此,他常用短句,说话的节奏明快,形式上多排比对仗,富有音韵美感。他的分析相比荀彧,更加清晰流畅,环环相扣,逻辑性更强,结论语气往往非常肯定,让人非常痛快。

总而言之,郭嘉进谏,善于抓住主要矛盾进行论述,逻辑顺畅,结论明白,语言艺术也更为高超。他比荀彧多了一份果断,比贾诩多了一份积极,比程昱多了一份美感,而郭嘉最完美的地方,就是他不像荀攸那么完美。

我们知道,曹操是一个军事家、政治家,同时也是个诗人。这样的君主碰上锐意勃发、华实兼备的郭嘉,怎能不擦出火花?而能将理性陈述与演讲艺术相结合的郭嘉,也的确称得上鬼才。即便因为这种个性,而被陈群诟病举止行为,然而正是因为缺憾,郭嘉才更契合“鬼才”二字。

三国历史文章

更多 +

赵云为何不救刘备两个女儿? 致其被曹军抢走奸淫

《三国志》记载,长坂坡战役时,被困的不仅有刘备的儿子刘禅和甘夫人,还有他的两个女儿,而且刘备的这两个女儿当时只有十六七岁。最后赵云救出了刘备的儿子刘禅,刘备夫人自杀。刘备的这两个女... [详细]
2020-09-01 09:14:43

司马懿熬死了多少人 光曹家就三代 他到底在等什么?

《三国演义》第一回写到:“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 [详细]
2020-08-27 17:24:14

刘禅真的如《三国演义》说那那样昏庸无能么?

如果我们仔细来研究刘禅的一生就不难看出,我们对他由于影视和小说的黑化而产生误解了。在刘禅的一生当中曾有诸葛亮了、蒋宛、姜维等大智大勇之人接踵辅佐过他。生长在诸葛亮如许的高人情况里刘... [详细]
2020-08-27 16:32:02

刘禅有几个儿子 历史上刘禅真的很无能吗?

可能很多人都会认为,蜀国灭亡就是因为刘备的儿子没有一个是像曹丕和曹植那样的人,不然蜀国的命运有可能会发生转变。不过实际上这种假设是不太准确的,因为双方的国力和条件都不在一个等级上。... [详细]
2020-08-25 15:47:43

魏武帝曹操的正妻是谁 魏文帝曹丕是谁生的

卞皇后(161年1月29日-230年7月9日),琅琊郡开阳县(今山东兰山)人,魏武帝曹操的第二任妻子,魏文帝曹丕、任城威王曹彰、陈思王曹植、萧怀王曹熊的母亲。延熹四年(161年)生... <详细>
2020-08-25 11:18:01

刘禅有几个儿子分别是谁

在讲到三国的时候,很多人都喜欢把刘禅吹捧得特别高。说他是大智若愚,真正聪明的人。否则,怎么会在诸葛亮去世后30年后,依然能保住蜀国呢?到了晋国后,依然生活得特别滋润。其实想想看,当... <详细>
2020-08-25 09:45:41

诸葛亮、庞统、司马懿、郭嘉这四人谁最厉害

如果要在诸葛亮、庞统、司马懿、郭嘉这四人当中选一位最厉害的谋士你会选谁呢?如果是按照三国演义里的表现,那诸葛亮和司马懿应该都会排在前面,但是根据正史内容来的话,诸葛亮可能就是倒数了... [详细]
2020-08-24 16:33:59

司马昭为什么杀钟会邓艾姜维 钟会邓艾姜维对比

三国后期,在蜀汉灭亡的事件上,邓艾可以说是一个关键人物,而且要是论功劳,说邓艾是第一功臣,相信也没人会有异议。但是最终,他却因为钟会诬陷意图谋反而被斩杀,钟会也死在其中。那么,邓艾... [详细]
2020-08-24 16:26:47

吕蒙为什么可以杀关羽 吕蒙杀了关羽为什么后来死了

一般蜀国的人物在三国演义里多多少少都会神话一点,但是关羽在演义里可能还遭到了弱化。因为关羽的巅峰实力可能算是三国武将里的顶尖水平了,而且曹操和孙权都想把关羽纳入自己麾下,只是关羽一... [详细]
2020-08-24 16:20:06

姜维的武功是什么水平?姜维和赵云相比怎么样?

姜维大家都还是比较熟悉的了,不过众人所熟悉的那个姜维,可以说是以他的军事才能等方面出名的,包括姜维继承诸葛亮遗志进行北伐等事件,但是私会对于姜维的武力值好像很少有太多的了解。人们讨... [详细]
2020-08-24 11:12:35

甘宁在三国能排第几 为何一个咳嗽就能吓退关羽?

若问三国猛将,世人多举曹魏蜀汉,但东吴猛将却少有提及。其实,孙权手下不乏猛将,甘宁便是其中之一,而且实力非常强悍。甘宁曾是孙权手下第一猛将,因为击退关羽成名。到甘宁如果和关羽一对一... [详细]
2020-08-24 11:07:43

夷陵之战,刘备占据居高临下,为何败给东吴陆逊?

蜀汉章武元年,也就是公元221年,昭烈帝刘备经过一年多的准备,终于发动了对东吴的这次大规模的战役—夷陵之战。这次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战役的结果以蜀汉败北,东吴胜出... [详细]
2020-08-18 15:48:50

夷陵之战刘备因何失败?三条妙策或可反败为胜!

历史上夷陵之战虽然损失惨重,但刘备本身指挥并无什么疏漏。令吴班诱敌之策,甚至让陆逊之外的东吴诸将都上了当,取得战役胜利只在毫厘之间。因此战后复盘的话,刘备如果一定要东征,要想反败为... [详细]
2020-08-18 15:40:00

官渡之战经过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 [详细]
2020-08-18 10:52:51

五虎上将排名 赵云为什么排在最后 战功地位远不及黄忠

《三国演义》中的赵云具有很浓烈的传奇色彩,简直是战神一样的存在,长坂坡单骑救主,在百万曹军中杀得“七进起出”,赢了很多的粉丝。不过在正史当中,赵云的地位却没这么高。我们知道蜀汉有“... [详细]
2020-08-14 09:43:09

五虎上将排名 赵云为什么排在最后

赵云的一生都具有很浓烈的传奇色彩,特别是现代不管是影视剧还有游戏里,都喜欢把赵云打造成战神般的形象。当然很多三国粉甚至没看过三国的人都是赵云的粉丝,毕竟“常胜将军”的名号就摆在那里... [详细]
2020-08-13 17:44:17

司马懿为什么会擅长隐忍?这个司马懿早年的一段经历有关

司马懿也算是三国里的奇人了,早年不想当官还装病骗曹操,最后没办法了才去曹操身边报道。但是这期间有立下了很多功劳,让旁边的人感到眼红,但是司马懿也无心和别人争抢通通放手,最后被逼得没... [详细]
2020-08-13 15:52:10

司马懿的儿子们都是什么结局 有三个当了皇帝

有很多人以为,司马懿只有司马师和司马昭两个儿子。这显然不符合历史事实。司马懿一生共有9个儿子,分别为他一妻三妾所生。其中,司马师、司马昭和司马干由原配夫人张春华所生,是为嫡子。剩下... [详细]
2020-08-13 15:14:07

刘禅对诸葛亮是什么态度?刘禅恨诸葛亮吗?

刘备临终前,可以说将蜀汉和刘禅都交到了诸葛亮的手上,诸葛亮也的确尽职尽责,为蜀国的大业鞠躬尽瘁。而刘禅,这个被后世嘲笑了千年的皇帝,对待诸葛亮又是怎么样的呢?有人说刘禅其实恨极了诸... [详细]
2020-08-13 11:04:45

诸葛亮为什么要害关羽 关羽之死诸葛亮要负多少责任?

说到诸葛亮想必大家都有一个感觉,那就是足智多谋,真的是智力超群啊,但是就是有一点也喜欢嘴炮啊,这是拿现代话来说的,但是其实大家也知道的,关羽死了还是非常的可惜的,那么有的网友说了,... [详细]
2020-08-13 10:32:54

曹操生平简介

姓名:曹操

别名:曹孟德,曹吉利,曹阿瞒,武皇帝

国籍:三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55年(乙未年)

死亡日期:220年3月15日(庚子年)

职业: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出生地: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

主要成就:实行屯田制,安抚流民

代表作品:《观沧海》《龟虽寿》《让县自明本志令》等

庙号:太祖

陵墓:高陵

著名历代人物

更多 +

赵括

赵括(?-前260年),嬴姓,赵氏,名括。战国时期

孔子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

项羽

项羽生于乱世,成长于一个没落的贵族世家,少年勇武轻

项伯

项伯(?-前192年),名缠,字伯,出生于下相,战

武丁

武丁(?-公元前1192年),子姓,名昭,商王盘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