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章武元年,也就是公元221年,昭烈帝刘备经过一年多的准备,终于发动了对东吴的这次大规模的战役—夷陵之战。这次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战役的结果以蜀汉败北,东吴胜出而结束,对后来的历史进程影响深远。
图-蜀吴夷陵之战示意图
夷陵之战前,公元219年,驻守荆州的关羽以策应刘备北伐汉中,发动了襄樊之战,水淹曹操七军,威震华夏,结果却被东吴吕蒙截杀,荆州落于孙权之手。公元220年,曹操卒,魏王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次年,刘备也称帝,国号汉。刘备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打着为好兄弟关羽复仇的旗帜,率军东征东吴孙权。
关于刘备为何要发动这次对东吴的战役,很多人都认为就像蜀汉打出的旗号是为关羽报仇那样,实际上这只是一个方面,或者说是出兵的一个借口而已。真正的原因则在于,东吴孙权夺走荆州,使得蜀汉不得不考虑拓展战略空间,夺回荆州才是刘备不顾群臣反对,发动这次战役的真正目的所在。
图-湖北荆州位置及周边地形
魏蜀吴三方,刘备一方综合实力本就处于劣势,对任何一方都无任何优势可言,尤其是失去荆州以后,只能龟缩在蜀地,这才是最致命的。北上空间达汉中已到极致,继续北上就面临这对魏的正面对决,蜀汉显然没有准备好。相比之下,曾经长期经营的荆州之地,曾为蜀汉强有力的人才、物资输出之地,刘备在此则有很大的民意基础和世族的支持。拿下荆州,则可对长江下游的东吴形成压迫之势,将极大地拓展蜀汉的战略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