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经典10首诗词:一蓑烟雨任平生

2020-07-20 11:04:31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苏轼是中国古代文人中少有的全才:他的诗、词、散文成就非常高,而且能书会画。不过他最为人所称道的还是他的胸怀和人生境界——在逆境中的乐观与豁达。这十首诗词都是苏轼最受欢迎的作品,也是值得每个国学爱好者朗读和吟诵的精品。

苏轼经典10首诗词:一蓑烟雨任平生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

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

最后两句是千古名句,“婵娟

”就是月亮的意思。两个人像个千里,但却可以共同凝望天上的月亮。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句,与“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的《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与东坡诗句颇有同趣。

苏轼经典10首诗词:一蓑烟雨任平生

惠崇春江晚景(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赏析:

画以鲜明的形象,使人有具体的视觉感受,但它只能表现一个特定的画面,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一首好诗,虽无可视的图像,却能用形象的语言,吸引读者进入一个通过诗人独特构思而形成的美的意境,以弥补某些画面所不能表现的东西。

这首题画诗既保留了画面的形象美,也发挥了诗的长处。诗人用他饶有风味、虚实相间的笔墨,将原画所描绘的春色展现得那样令人神往。在根据画面进行描写的同时,苏轼又有新的构思,从而使得画中的优美形象更富有诗的感情和引人入胜的意境。

苏轼经典10首诗词:一蓑烟雨任平生

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赏析

:这首词上下句之间、上下阕之间,往往体现出种种错综复杂的矛盾。例如上片结尾二句,“枝上柳绵吹又少”,感情低沉;“天涯何处无芳草”,强自振奋。这情与情的矛盾是因在现实中,词人屡遭迁谪,这里反映出思想与现实的矛盾。上片侧重哀情,下片侧重欢乐,这也是情与情的矛盾。而“多情却被无情恼”,不仅写出了情与情的矛盾,也写出了情与理的矛盾。佳人洒下一片笑声,杳然而去;行人凝望秋千,空自多情。词人虽然写的是情,但其中也渗透着人生哲理。

在江南暮春的景色中,作者借墙里、墙外、佳人、行人一个无情,一个多情的故事,寄寓了他的忧愤之情,也蕴含了他充满矛盾的人生悖论的思索。

苏轼经典10首诗词:一蓑烟雨任平生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鬃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

赏析: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此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上阙写词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写实;下阙记述梦境,抒写了词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写虚。

这首词运用分合顿挫,虚实结合以及叙述白描等多种艺术的表现方法,来表达作者怀念亡妻的思想感情,在对亡妻的哀思中又糅进自己的身世感慨,因而将夫妻之间的情感表达得深婉而挚着,使人读后无不为之动情而感叹哀惋。

苏轼经典10首诗词:一蓑烟雨任平生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鬃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

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赏析:苏轼在宋词中属于豪放派,境界开阔,宏大。这首词具有明显的豪放派的特质。此作是千古传诵的东坡豪放词代表作之一。词中写出猎之行,抒兴国安邦之志,拓展了词境,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为词的创作开创了崭新的道路。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豪放风格,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苏轼经典10首诗词:一蓑烟雨任平生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赏析

:这是苏轼最有名的词作之一,也是最能代表他风格的作品。这首词从总的方面来看,气象磅礴,格调雄浑,高唱入云,其境界之宏大,是前所未有的。通篇大笔挥洒,却也衬以谐婉之句,英俊将军与妙龄美人相映生辉,昂奋豪情与感慨超旷的思绪迭相递转,做到了庄中含谐,直中有曲。特别是它第一次以空前的气魄和艺术力量塑造了一个英气勃发的人物形象,透露了作者有志报国、壮怀难酬的感慨,为用词体表达重大的社会题材,开拓了新的道路,产生了重大影响。

苏轼经典10首诗词:一蓑烟雨任平生

浣溪沙

照日深红暖见鱼,

连村绿暗晚藏乌。

黄童白叟聚瞧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

猿猱闻鼓不须呼。

归家说与采桑姑。

赏析:这首词带有鲜明的乡土色彩,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风格自然清新,情调健康朴实。词人所描写的虽然只是农村仲夏风貌的一些侧面,但笔触始终围绕着农事和农民生活等,尤其是麻蚕麦豆等直接关系到农民生活的农作物,从中可见词人选择和提取题材的不凡功力。这对于开拓词境有积极的影响。

苏轼经典10首诗词:一蓑烟雨任平生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赏析: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这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

苏轼的一生最为旷达乐观,这首词最能代表他人生态度和境界的,景中含情,情寓于景。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苏轼经典10首诗词:一蓑烟雨任平生

鹧鸪天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赏析:最后两句,是画龙点睛之笔。天公想得挺周到,昨天夜里三更时分,下了一场好雨,又使得词人度过了一天凉爽的日子。这两句隐藏着词人的无限感慨。“又得浮生一日凉”,是词中最显露的一句。

“浮生”,是说人生飘忽不定。

《庄子·刻意》篇说:“其生若浮,其死若休。”苏轼的这种思想,是受庄子思想的影响。

苏轼经典10首诗词:一蓑烟雨任平生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赏析:一天,苏轼和朋友在西湖边上饮美酒。诗人赞叹说: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荡漾,闪烁耀眼,正好展示着那美丽的风貌;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缥缥渺渺,又显出别一番奇妙景致。西湖无论是晴是雨无时不美。我想,最好把西湖比作西子,空蒙山色是她淡雅的妆饰,潋滟水光是她浓艳的粉脂,不管她怎样打扮,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天生丽质和迷人的神韵。本文转载自“儒风大家”

宋朝历史文章

更多 +

梁山好汉中三位女将的最后结局

梁山好汉一百零八将,而其中除了打虎、劫狱、杀人的男性好汉们之外,还有三位女将,她们虽然并没有像其他好汉那样留下全名,都只是一个“大嫂”“三娘”这样的称呼,但是也是书中同样出彩的几个... [详细]
2020-08-28 11:22:27

梁山好汉戴宗的最后结局

施耐庵所著经典古典名著《水浒传》中有一百零八个人物,戴宗是一百零八个人物中地位比较重要的一个。上梁山之前,他原本是江州两院押牢节级,人称戴院长。又因为有甲马奇术,能日行八百里,江湖... [详细]
2020-08-28 11:18:41

潘金莲变千古“淫妇”是施耐庵的错 施耐庵后人替祖先赎罪

2009年12月18日,施耐庵的直系后人施胜辰(河北省著名书画家)专程来到清河县武植祠,代表先人向武氏后人表达歉意,为武植和潘金莲造像,并写下道歉诗。该诗至今仍裱糊在武植祠墙壁。在... [详细]
2020-08-24 15:12:40

潘金莲为何出轨西门庆? 在潘金莲眼里西门庆是武松的替身

原标题:潘金莲为何不能“甘于寂寞”恪守妇道?潘金莲一直就是荡妇的代名词,不管人们给予她多少同情和理解,她的形象总是好不起来。比如,你可以愤愤不平说出许多潘金莲的好话,可我要说你是潘... [详细]
2020-08-24 15:09:12

《金瓶梅》中的潘金莲:不择手段搏上位,最后却什么都没得到

潘金莲是《金瓶梅》这部小说一开始就用力描写的、一个美丽而性格特殊的女人。她是个裁缝的女儿,被卖给财主张大户后,因此遭到张大户妻的嫉恨,被转卖给丑陋、虽然忠厚老实但近乎愚蠢的武大。这... [详细]
2020-08-24 14:52:24

潘金莲本贤良淑惠 荡妇骂名系武大郎好友造谣

影视剧中的潘金莲与西门庆明代,确实有武大郎、潘金莲以及西门庆这三人。但历史上真实的三人,和我们所熟悉的《水浒传》中的三人,却截然不同。首先,是关于武大郎。武大郎矮吗?一点也不。非但... [详细]
2020-08-24 11:30:30

不是因为穷,潘金莲不喜欢武大郎有个被忽视的原因

“可以不爱,但别伤害”,潘金莲出轨并杀害亲夫武大郎跳进黄河也洗不白。今天我只想单纯探讨一下:潘金莲为什么不喜欢武大郎。你可能瞬间把脸定格成“微笑”表情:对于如花似玉风情万种的潘金莲... [详细]
2020-08-24 11:30:20

揭秘:真实的武大郎与潘金莲的生活其实是这样的!

潘金莲因《水浒》已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到《金瓶梅》里,她更跃为“女一号”。按书中所写,她是所有女子中生的最美,也最擅风月的一个。《金瓶梅》这个书名,一说是“金色的瓶子里插着梅花”... [详细]
2020-08-24 11:30:12

武松杀潘金莲前为何要先扯开她胸口的衣裳?

武松杀潘金莲的那段原文是这么写的"说时迟那时快,那妇人见势不好,却待要叫,被武松脑揪倒来,两只脚踏住他两只胳膊,扯开胸脯衣裳。说时迟,那时快,把尖刀去胸前只一剜...&q... [详细]
2020-08-24 10:04:48

揭秘潘金莲的三段爱恋史 为什么说潘金莲其实很可怜

潘金莲三段爱恋史对于潘金莲的美,施耐庵在《水浒传》里是这样描述的:"眉似初春柳叶,常含着雨恨云愁;脸如三月桃花,暗藏着风情月意。纤腰袅娜,拘束的燕懒莺慵;檀口轻盈,勾引得... [详细]
2020-08-24 10:02:30

历史真实的潘金莲和武大郎 和小说中的完全不一样

《水浒传》里的潘金莲可谓是臭名昭著,人人得而诛之,历史上真的有潘金莲此人吗?是否如《水浒传》和《金瓶梅》中那样?潘金莲并非仅是小说中的人物,历史上确有此人,历史上潘金莲实为善良贤妻... [详细]
2020-08-24 09:53:04

为何南宋的人对王安石评价很低 把王安石和秦桧相提并论

在中国古代传统的史学评论中,对王安石变法基本是否定的。如南宋大儒朱熹说王安石变法导致:群奸肆虐,流毒四海。南宋文人罗大经甚至这么评价王安石:“国家一统之业,其合而遂裂者,王安石之罪... [详细]
2020-08-19 14:21:15

为何说是王安石导致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怎么评价王安石变法

在中国古代传统的史学评论中,对王安石变法基本是否定的。如南宋大儒朱熹说王安石变法导致:群奸肆虐,流毒四海。南宋文人罗大经甚至这么评价王安石:“国家一统之业,其合而遂裂者,王安石之罪... [详细]
2020-08-19 14:16:57

王安石吃了什么东西 让宋仁宗觉得反感 失去了提拔机会

宋仁宗皇帝有一次在皇家宫苑里宴请一些臣子,为了活跃气氛,仁宗决定每人只发一副渔竿和一盘鱼饵,让大家自己到御池里去钓鱼,然后由皇家的御厨现场服务,现钓现吃。这肯定是一个令人愉快的提议... [详细]
2020-08-19 14:16:30

因这四个字 王安石丢了状元!但名气反而更大了

北宋庆历二年,21岁的王安石进京参加进士科的考试。经过主考官们的阅卷,考试成绩很快就出来了:第一名是王安石,第二名是王珪,第三名韩绛,第四名杨寘。于是礼部就把这份名单递到了宋仁宗的... [详细]
2020-08-19 14:15:44

武松杀嫂前为何要先扯开潘金莲胸口的衣裳?

武松杀潘金莲的那段原文是这么写的"说时迟那时快,那妇人见势不好,却待要叫,被武松脑揪倒来,两只脚踏住他两只胳膊,扯开胸脯衣裳。说时迟,那时快,把尖刀去胸前只一剜...&q... [详细]
2020-08-17 16:21:48

狄青战功赫赫 宋仁宗却将其贬黜 只因听了这个典故

狄青在北宋宋仁宗时期,是战神级的存在。他不但战功赫赫,而且长相极其英俊。据说宋仁宗听说后,为了一睹勇将的风采,甚至派画家专程赶到前线去替帅哥狄青画像,带回来和妃子们一起欣赏,看得很... [详细]
2020-08-10 17:17:43

欧阳修被外甥女指控与己通奸 有人拿出这首艳词当证据

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韩琦等人推行“庆历新政”,继续提出限制冗官和提高效率,欧阳修作为谏官再度参与其中,提出“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两年后,守旧派占上风,新法又... [详细]
2020-08-05 17:02:38

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词

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 [详细]
2020-08-05 17:02:38

苏轼最为经典的十句诗词,每句都是千古绝唱!

苏轼(1037年—1101),字子瞻,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一生写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是中国历史上罕见... [详细]
2020-08-05 17:02:38

苏轼生平简介

姓名:苏轼

别名:苏子瞻,苏东坡

国籍:中国北宋

民族:汉

出生日期:1037年1月8日(丁丑年)

死亡日期:1101年8月24日

职业:文学家,画家,书法家

外文名:Sushi

出生地:四川眉山

主要成就:诗、词、赋、散文、书法、绘画

代表作品:《赤壁赋》《石钟山记》《饮湖上初晴后雨》《念奴娇·赤壁怀古》

地位:唐宋八大家之一

著名历代人物

更多 +

赵括

赵括(?-前260年),嬴姓,赵氏,名括。战国时期

孔子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

项羽

项羽生于乱世,成长于一个没落的贵族世家,少年勇武轻

项伯

项伯(?-前192年),名缠,字伯,出生于下相,战

武丁

武丁(?-公元前1192年),子姓,名昭,商王盘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