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598.1.28或599.1.23—649.7.10)是唐朝第二位皇帝(626—649年在位),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李世民聪明果断,擅长骑射。隋末大乱,李世民首倡晋阳起兵,拜右领军大都督,受封敦煌郡公,领兵攻破长安,拜尚书令、光禄大夫,受封秦国公、赵国公。唐朝建立后,领兵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等割据势力,为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立下赫赫战功,拜天策上将,封秦王。设立文学馆,笼络四方人才。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日(626年7月2日),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隐太子李建成和巢剌王李元吉,册立为皇太子。八月初九日,唐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即皇帝位,年号贞观。在位初期,听取群臣意见,虚心纳谏。对内文治天下,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实现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和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与北方地区各民族融洽相处,获得尊号“天可汗”,为唐朝后来一百多年的盛世局面奠定重要基础。
可以说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千古一帝”,被后世当作皇帝中的楷模。李世民最人人们称道的是“善于纳谏”,在“家天下”的封建帝王时代,这种“从谏如流”品质是难能可贵的。但是李世民也是肉眼凡胎,在开创了“贞观之治”后,尤其是到了他的晚年,李世民一点一点“变坏”了。各种人性的弱点都暴露了出来,没有早年那种励精图治的工作作风和“从谏如流”的胸怀了。李世民一点一点“变坏”并且越来越昏庸甚至荒淫。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