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和诸葛亮是什么关系 真实的刘备不重用诸葛亮吗?

2020-08-13 10:00:48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刘备是君,诸葛亮是臣,君臣之间的关系一向都是非常复杂的关系,不能简单地用好不好来形容,如果一定要对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关系作一个评价,我认为是: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关系是历史上最和谐的君臣关系。但是毕竟君臣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刘备与诸葛亮在打天下和治国方面,不是所有的观点都一直,也有过分歧。事实上直到刘备死后,诸葛亮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方法来治国,而且诸葛亮的成就基本都是在刘备死后得来的。如果给诸葛亮换一个东家,蜀国前期的命运改变可能并不大,但是到了后期老一辈都死了蜀国可能也就气数已尽了。

刘备和诸葛亮是什么关系 真实的刘备不重用诸葛亮吗?

从三顾茅庐后的《隆中对》,对孙权称帝后的《中分天下盟》,两篇作品中的战略思想基本以刘备之死为分界线,贯穿了刘备集团前后半个多世纪的兴衰史。宋室南渡后,刘备的正统地位得到空前强化,跻身于“四大奇书”的《三国演义》更是将诸葛亮推上了神坛,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鱼水之情也成为了千古君臣的楷模。但是,刘备奉《隆中对》为“国策”的行为却掩盖了另一个事实:刘备生前对诸葛亮的信任与倚重事实上是被后人过度夸大了。

诸葛亮的核心地位其实直到刘备病逝、吴蜀联盟重新达成才真正巩固,也就是说,《隆中对》战略奉行的时候,诸葛亮并没有太多用武之地;而等诸葛亮真正掌权之时,《隆中对》战略已经变成了《中分天下盟》战略——虽然《中分天下盟》建立在诸葛亮对《隆中对》的修改之上,可以视为《隆中对》的一个“改良版”。

细论诸葛亮的功绩,大致有以下几方面:外交上和吴抚蛮、内政上明法任贤、军政上治戎北伐。可以看出,这些功绩基本都是在刘备死后才逐渐达成的——在刘备生前,诸葛亮的两大成就一是提出《隆中对》战略,二是建立孙刘联盟,但这二大成就均因关羽失荆州及刘备伐吴而夭折。并非刘备生前诸葛亮不善谋也,实在是当时诸葛亮未受重用。

诸葛亮之所以在投靠刘备前期并未受重用,也在常理之中。刘备戎马半生,而诸葛亮初出茅庐,在没有足够的军功之前,一纸《隆中对》也很难让他立刻成为谋主;反而是刘备“与亮情好日密”,致使军中元老关羽、张飞不悦,三人的矛盾也就此埋下伏笔。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并未直接参与军政,其功在于出使孙权建立孙刘联盟,这是诸葛亮威望之始,却又加深了关羽之妒。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对此评价到:“昭烈之败于长坂……羽不能有功,而功出于亮。刘珂曰:‘朝廷养兵三十年,而大功出于一儒生。’羽于是以忌诸葛者忌(鲁)肃,因之忌吴,而葛、鲁之成谋,遂为之来裂而不可复收。”

赤壁之战后,刘备坐收荆州四郡,诸葛亮的职责依然只是“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也即是内政。如果说《隆中对》与建立孙刘联盟所展现的分别是诸葛亮的战略眼光与外交手段,诸葛亮从事内政也是情有可原,那之后刘备对庞统与法正的态度就令人沉思了。

刘备平益州,选择让庞统随行入蜀,后庞统死于雒县之战后才宣诸葛亮随行;之后刘备执意东征,诸葛亮又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由此可见刘备心中,对庞统、法正的任用与器重,至少是不亚于诸葛亮的,尤其是睚眦必报的法正,诸葛亮甚至因为其受刘备“雅爱”而对其无可奈何,以至于发出了“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的感叹。个中委曲,民国时期历史学家田余庆曾有精辟论述:“在荆不得预入蜀之谋,在蜀不得参出峡之议。”

也就是说,刘备之发迹,只取诸葛亮之《隆中对》,却并未真正重用其人;而即使在外交内政方面,诸葛亮也一直受到关羽的掣肘,刘备的“鱼水之喻”不能不说是有些水分。然而,庞统、法正均早夭,刘备帐下三大谋士仅存诸葛亮一人。刘备临终之时关羽、张飞等蜀汉元老均已亡故,此时“召亮于成都,嘱以后事”从主观上未必是违心之举,但从客观上却是唯一的选择。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刘备其实是非常重用诸葛亮的。刘备是用人高手,高手就是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世人往往看到刘备在前方征战,从来也没有带诸葛亮一起,就认为刘备并不重视诸葛亮,这是极端错误的看法,照这样理论来看的话,刘邦也不重视萧何,曹操更不重视荀彧?

刘备入川留诸葛亮镇守唯一的根据地--荆州,而带了谋士庞统入川,不是刘备不重视诸葛亮,因为定位的关系,诸葛亮必须在荆州镇守刘备这个唯一的根据地,如果刘备连诸葛亮也带走了,那么谁才能是在后方留守的人才呢?

刘备称帝,诸葛亮是丞相,丞相这个官职自从被发明出来之后,就成了皇帝之后,万人之上的整个天下头号官职,除了皇帝之外,天底下丞相的官职最大,刘备会不会将一个不重视的诸葛亮任命为丞相?当然不会。

刘备之死的结果便是诸葛亮初步掌权。此时荆州已失,国势已破,诸葛亮当即放弃了《隆中对》战略,并在孙权称帝后承认其帝位、订立了《中分天下盟》——属于诸葛亮的时代,终于开始了。其实作为刘备托孤大臣的不只有诸葛亮一人,还有刘璋旧臣李严。不过无论是在蜀汉国内还是在孙权眼中,诸葛亮也已经是蜀汉事实上的无冕之王。邓芝出使孙吴时,孙权尚担心“蜀主幼弱,国小势逼”,而邓芝的回答甚至根本没有提及蜀主刘禅:“吴、蜀二国四州之地,大王命世之英,诸葛亮亦一时之杰也。蜀有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长。共为唇齿,进可并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大王今若委质于魏,魏必上望大王之入朝,下求太子之内侍。若不从命,则未辞伐叛,蜀必顺流见可而进。如此,江南之地非复大王之有也。”

邓芝将诸葛亮的“一时之杰”与孙权的“命世之英”并列,孙权的反应是什么呢?孙权默然良久,说了一句“君言是也”。自此之后,《中分天下盟》成为吴蜀两国共同的战略方案,直至蜀汉灭亡前夕。诸葛亮以《隆中对》成名,但真正造就他的,却是并未实现的《中分天下盟》。《隆中对》见证了诸葛亮的出山,但真正见证他成为千古名相的,却是《中分天下盟》。这不得不说是颇具历史沧桑感的黑色幽默。

三国历史文章

更多 +

赵云为何不救刘备两个女儿? 致其被曹军抢走奸淫

《三国志》记载,长坂坡战役时,被困的不仅有刘备的儿子刘禅和甘夫人,还有他的两个女儿,而且刘备的这两个女儿当时只有十六七岁。最后赵云救出了刘备的儿子刘禅,刘备夫人自杀。刘备的这两个女... [详细]
2020-09-01 09:14:43

司马懿熬死了多少人 光曹家就三代 他到底在等什么?

《三国演义》第一回写到:“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 [详细]
2020-08-27 17:24:14

刘禅真的如《三国演义》说那那样昏庸无能么?

如果我们仔细来研究刘禅的一生就不难看出,我们对他由于影视和小说的黑化而产生误解了。在刘禅的一生当中曾有诸葛亮了、蒋宛、姜维等大智大勇之人接踵辅佐过他。生长在诸葛亮如许的高人情况里刘... [详细]
2020-08-27 16:32:02

刘禅有几个儿子 历史上刘禅真的很无能吗?

可能很多人都会认为,蜀国灭亡就是因为刘备的儿子没有一个是像曹丕和曹植那样的人,不然蜀国的命运有可能会发生转变。不过实际上这种假设是不太准确的,因为双方的国力和条件都不在一个等级上。... [详细]
2020-08-25 15:47:43

魏武帝曹操的正妻是谁 魏文帝曹丕是谁生的

卞皇后(161年1月29日-230年7月9日),琅琊郡开阳县(今山东兰山)人,魏武帝曹操的第二任妻子,魏文帝曹丕、任城威王曹彰、陈思王曹植、萧怀王曹熊的母亲。延熹四年(161年)生... <详细>
2020-08-25 11:18:01

刘禅有几个儿子分别是谁

在讲到三国的时候,很多人都喜欢把刘禅吹捧得特别高。说他是大智若愚,真正聪明的人。否则,怎么会在诸葛亮去世后30年后,依然能保住蜀国呢?到了晋国后,依然生活得特别滋润。其实想想看,当... <详细>
2020-08-25 09:45:41

诸葛亮、庞统、司马懿、郭嘉这四人谁最厉害

如果要在诸葛亮、庞统、司马懿、郭嘉这四人当中选一位最厉害的谋士你会选谁呢?如果是按照三国演义里的表现,那诸葛亮和司马懿应该都会排在前面,但是根据正史内容来的话,诸葛亮可能就是倒数了... [详细]
2020-08-24 16:33:59

司马昭为什么杀钟会邓艾姜维 钟会邓艾姜维对比

三国后期,在蜀汉灭亡的事件上,邓艾可以说是一个关键人物,而且要是论功劳,说邓艾是第一功臣,相信也没人会有异议。但是最终,他却因为钟会诬陷意图谋反而被斩杀,钟会也死在其中。那么,邓艾... [详细]
2020-08-24 16:26:47

吕蒙为什么可以杀关羽 吕蒙杀了关羽为什么后来死了

一般蜀国的人物在三国演义里多多少少都会神话一点,但是关羽在演义里可能还遭到了弱化。因为关羽的巅峰实力可能算是三国武将里的顶尖水平了,而且曹操和孙权都想把关羽纳入自己麾下,只是关羽一... [详细]
2020-08-24 16:20:06

姜维的武功是什么水平?姜维和赵云相比怎么样?

姜维大家都还是比较熟悉的了,不过众人所熟悉的那个姜维,可以说是以他的军事才能等方面出名的,包括姜维继承诸葛亮遗志进行北伐等事件,但是私会对于姜维的武力值好像很少有太多的了解。人们讨... [详细]
2020-08-24 11:12:35

甘宁在三国能排第几 为何一个咳嗽就能吓退关羽?

若问三国猛将,世人多举曹魏蜀汉,但东吴猛将却少有提及。其实,孙权手下不乏猛将,甘宁便是其中之一,而且实力非常强悍。甘宁曾是孙权手下第一猛将,因为击退关羽成名。到甘宁如果和关羽一对一... [详细]
2020-08-24 11:07:43

夷陵之战,刘备占据居高临下,为何败给东吴陆逊?

蜀汉章武元年,也就是公元221年,昭烈帝刘备经过一年多的准备,终于发动了对东吴的这次大规模的战役—夷陵之战。这次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战役的结果以蜀汉败北,东吴胜出... [详细]
2020-08-18 15:48:50

夷陵之战刘备因何失败?三条妙策或可反败为胜!

历史上夷陵之战虽然损失惨重,但刘备本身指挥并无什么疏漏。令吴班诱敌之策,甚至让陆逊之外的东吴诸将都上了当,取得战役胜利只在毫厘之间。因此战后复盘的话,刘备如果一定要东征,要想反败为... [详细]
2020-08-18 15:40:00

官渡之战经过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 [详细]
2020-08-18 10:52:51

五虎上将排名 赵云为什么排在最后 战功地位远不及黄忠

《三国演义》中的赵云具有很浓烈的传奇色彩,简直是战神一样的存在,长坂坡单骑救主,在百万曹军中杀得“七进起出”,赢了很多的粉丝。不过在正史当中,赵云的地位却没这么高。我们知道蜀汉有“... [详细]
2020-08-14 09:43:09

五虎上将排名 赵云为什么排在最后

赵云的一生都具有很浓烈的传奇色彩,特别是现代不管是影视剧还有游戏里,都喜欢把赵云打造成战神般的形象。当然很多三国粉甚至没看过三国的人都是赵云的粉丝,毕竟“常胜将军”的名号就摆在那里... [详细]
2020-08-13 17:44:17

司马懿为什么会擅长隐忍?这个司马懿早年的一段经历有关

司马懿也算是三国里的奇人了,早年不想当官还装病骗曹操,最后没办法了才去曹操身边报道。但是这期间有立下了很多功劳,让旁边的人感到眼红,但是司马懿也无心和别人争抢通通放手,最后被逼得没... [详细]
2020-08-13 15:52:10

司马懿的儿子们都是什么结局 有三个当了皇帝

有很多人以为,司马懿只有司马师和司马昭两个儿子。这显然不符合历史事实。司马懿一生共有9个儿子,分别为他一妻三妾所生。其中,司马师、司马昭和司马干由原配夫人张春华所生,是为嫡子。剩下... [详细]
2020-08-13 15:14:07

刘禅对诸葛亮是什么态度?刘禅恨诸葛亮吗?

刘备临终前,可以说将蜀汉和刘禅都交到了诸葛亮的手上,诸葛亮也的确尽职尽责,为蜀国的大业鞠躬尽瘁。而刘禅,这个被后世嘲笑了千年的皇帝,对待诸葛亮又是怎么样的呢?有人说刘禅其实恨极了诸... [详细]
2020-08-13 11:04:45

诸葛亮为什么要害关羽 关羽之死诸葛亮要负多少责任?

说到诸葛亮想必大家都有一个感觉,那就是足智多谋,真的是智力超群啊,但是就是有一点也喜欢嘴炮啊,这是拿现代话来说的,但是其实大家也知道的,关羽死了还是非常的可惜的,那么有的网友说了,... [详细]
2020-08-13 10:32:54

刘备生平简介

姓名:刘备

别名:刘玄德,昭烈皇帝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日期:公元161年7月16日

死亡日期:公元223年6月10日

职业:皇帝

出生地: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

主要成就:建立蜀汉

庙号:烈祖

在位:221年4月—223年6月10日

著名历代人物

更多 +

赵括

赵括(?-前260年),嬴姓,赵氏,名括。战国时期

孔子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

项羽

项羽生于乱世,成长于一个没落的贵族世家,少年勇武轻

项伯

项伯(?-前192年),名缠,字伯,出生于下相,战

武丁

武丁(?-公元前1192年),子姓,名昭,商王盘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