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故宫博物院 -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去年杭州美术界的一件大事,是建筑师王澍设计的富阳公望美术馆的落成,而大事中的大事是高士明主策划的美术馆落成展“山水宣言”,看展题就知道士明对二十一世纪山水画的抱负和期待。在我看来,此次大展中郑力的《顺水图》,又是其中最是可咀嚼的可传世作品。自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问世,明清二代至民国,从沈周到四王至中国山水画正脉最后的殿军吴湖帆,无不顺着富春山居图的线路:或以拙擬意(沈周),或以荒率窥趣(王时敏),或以笔力解读(王原祁),至吴湖帆则直接以摹擬为能事而名噪画坛。唯独郑力兄倒行逆施,以“顺水”为名,脚踏实地考据而后,倒抚一过《富春山居图》。
郑力 《顺水图》局部 2016 水墨 古紙本 35 x 696 cm
说实话,作为一个山水画家,一开始我对郑力的计划有点不以为然的。如此折腾的意义在哪里?我心中犯着嘀咕。记得在展览数月前,做客郑力画室,人看見半成品的顺水图钉在墙上,郑力正在对高士明解说讨论富春山居图精妙之处,还不时回头问我:“老徐,你说这一段是不是这样去看更妙些?”而我正满屋子找酒呢,找到半瓶剩酒时,郑力又插上一句:“那是你二年前喝剩下的。”回头継续他的话题。
郑力 《顺水图》局部 2016 水墨 古紙本 35 x 696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