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画频道首页 > 书画资讯 > 评论分析 > 正文


流亡途中的美学:作为艺术家的高行健、北岛与木心(3)

2016-06-14 07:00:25  TANC艺术新闻    参与评论()人


2012年10月,北岛摄影展“零镜”在北京举办,“零”有着“从零开始,源起”的意思,“镜子”则是一种见仁见智的意象。同样在2012年,北岛中风,一度丧失部分语言能力。于是,他将表达的欲望转向绘画。“感谢这场大病,为我打开又一片天地,让我余生多了个陪伴。”

在《时间的玫瑰》当中,北岛不断重复着“时间的玫瑰”这一概念,从他自己的经历来看,时间不一定带来伤痕,也带来了艺术形式的多瓣绽放。

流亡途中的美学:作为艺术家的高行健、北岛与木心11

一切都是命运一切都是烟云

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

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

——北岛《一切》

流亡途中的美学:作为艺术家的高行健、北岛与木心12

木心

流亡途中的美学:作为艺术家的高行健、北岛与木心13

艺术的伟大,是一种无言的伟大,抵挡住百般亵渎诅咒,保护着随之而伟大的艺术家。博物馆,音乐厅,画廊,教堂,安静如死,保存着生命。

——木心

2015年11月16日,在历时4年的修建后,木心美术馆在木心先生的故里乌镇正式对公众开放。美术馆的收藏与展览奠基于木心遗留的600余件绘画作品、数千份文学手稿,为木心先生艺术与文学生涯最珍贵的记录。

文学与绘画,在木心的艺术生涯中,比重同等。早在1984年即为木心在哈佛大学策划过个展(这也是木心人生中的第二个个展)的美术史学家巫鸿曾撰文谈及木心在中国当代艺术家中的与众不同之处,其一即是“他在中西文学和哲学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也能同样娴熟地将这些知识融汇于写作和绘画之中”。

流亡途中的美学:作为艺术家的高行健、北岛与木心14

木心美术馆中专门展览木心手稿的5号馆(文学馆)展览现场,图片来源:木心美术馆

木心在中国大陆受到关注,始于2006年木心旧作《哥伦比亚的倒影》的出版——这是木心著作首次被引介至大陆,当时木心已79岁;而木心的名字在国内被广泛所知,则可追溯至2012年底《文学回忆录》的面世。在这近10年间,木心往往是以“文学家、诗人”的身份,在国内被关注及讨论;而木心的绘画(其1946年即进入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专”学习油画),则因目睹过原作者甚少,而鲜被所知。

流亡途中的美学:作为艺术家的高行健、北岛与木心15

木心先生的早期作品,创作于70年代的纸本彩墨作品《渔村》,图片来源:木心美术馆

流亡途中的美学:作为艺术家的高行健、北岛与木心16

二楼展厅展出的风景画作品之一:木心《废谷》纸本彩墨15.7×42.9cm,2004,图片来源:木心美术馆

文学既出,绘画随之。木心钟情于山水,徜徉于他笔下介乎“似”与“不似”间的画面中,在《哥伦比亚的倒影》首篇《九月初九》中寻得答案:“中国的‘人’和中国的‘自然’纠结着参透着,‘乐其乐亦宣泄于自然,忧其忧亦投诉于自然’,不相干地相干着。”

流亡途中的美学:作为艺术家的高行健、北岛与木心17

如欲相见,我在各种悲喜交集处。

——木心

爱尔兰诗人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曾说:“流亡,就是我的美学。”而在木心看来,“美学,即是我的流亡。”

展览讯息

高行健“呼唤文艺复兴”

台北亚洲艺术中心|展至7月10日

“高行健——意识的觉醒”

比利时皇家美术馆|展至2020年2月26日

(责任编辑:孙成祥 CA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