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我与艺术市场
有人说,在艺术圈里,我是拍卖系统中最大的受益者。这是错误的。事实上,我尽可能地不把我的作品提交到拍卖场,我甚至拒绝大量拍卖行的请求。许多艺术家希望自己的作品以拍卖的形式出售,以至于有时候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的情况下,他们的作品常常被提交到各家拍卖会上去售卖。似乎我的部分作品是在国内进行拍卖而我并不知情。我希望买我作品的收藏家能永久保存它们,但这似乎是奢望。但是如果交易是违法的,我会要求挪走在预展中展出的作品。我通常会拒绝各种拍卖行的要求,鉴于这种情况,我是真正的拍卖系统的受益者吗?
不是!
展览现场 摄影/梁弈文
我一年只向香港佳士得提交两次作品。从竞价中获得多少钱在我看来是次要问题。我的目的是为期五天的预展,它很短暂,但是影响力却大大胜于个展。只有一个人会最终买到实际的作品,但是会有无数的观者来参观,在预展中作品被更多的人观看才是我的目的。这是多么好的一个机会把我的常态的作品介绍给许许多多狂热的粉丝!就好像许多公司在汽车展或以最私密的电子公约的形式介绍他们的最新产品一样,我也提交最好的作品让它们在佳士得拍卖会上首次曝光。所以每年的春秋两季我都会在拍卖会上提交我的作品。它们是我在工作室里创作的最好的作品。自然,这些作品在创作风格方面各不相同。帆布画、铝板画、漫画以及各种各样的肖像,不一定都完美无缺,甚至是自画像也是这样。
香港佳士得的预展是我作品的多样性获得国际认可的绝好机会。我把它更看重是一个展示的机会,而不是售卖的机会。如果李舜臣将军是一名艺术家而不是军事人物,他一定会说:"那些希望卖的却卖不掉,不想卖的却卖掉了。"
艺术作品不是用作于商业交易的物品。它本是应被介绍、被公众共享的东西。在任何情况下我都铭记并实践着这个原则。一名艺术家应该拒绝至少百分之八十的潜在销售,以保持艺术家本性的正直。那些把画用作于售卖的人,其形态如同生产工厂,不这么做的人却是在承受类似分娩之痛,把自己的画当做自己的孩子。深爱孩子的父母都希望看着自己的女儿嫁个好人家,而那些失职的父母只看重卖女儿能获得很好的收益,就像买卖奴隶一样。我创作的作品就是我的孩子,是承受着分娩之痛才问世的。
对于各种各样的海外艺术展,我也秉承着一样的信念。我曾参加过30多次艺术博览会。我的艺术作品遍布世界各地,跨越欧洲、亚洲和南北美洲。我自己也积极参与着这些活动,原因和我提交拍卖会的理由相同,头等重要的是,我要把我的作品介绍给全世界的艺术爱好者,然后才是销售。我常展示新作而不是过去创作的旧作品。我自付机票费用,推广我的作品。这给我提供了结识 世界各地人的机会。
我想要说的是,对于艺术家来讲,通过艺术市场要达到的更为重要的目的应该是去向广大艺术爱好者们介绍推广自己的作品,就像举办个人展览一样,而不仅仅把它当作销售的场所。因为这才是展示自己最好作品的绝佳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