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随忽必烈十余年以后,刘秉忠奉命还俗,又过了十年,刘秉忠去世,死后赠太傅,封赵国公、常山王。
刘秉忠一生的事迹,除了上面说到的主持改国号、制朝仪以外,对今天更有影响的是他受命主持了元代北京城的兴建,元代的北京城,奠定了此后近千年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基础。繁忙的工作之余,刘秉忠还有兴致从事文学创作,他曾自号“藏春散人”,后人结其作为《藏春散人集》,集中有元曲小令一首,是这样写的:
[干荷叶]《漫兴》干荷叶,色苍苍,老柄风摇荡。减了清香,越添黄。都因昨夜一场霜,寂寞在秋江上。
这是一首言短意长,非常让人喜爱的小诗,特别是诗的最后两句,有情有景,情景交融,是至今不断被人们引用的名句。
就是这个刘秉忠,在1271年向忽必烈建议改国号为大元。
从“大元”这样的国号可以看得出,忽必烈的志向是很高远的,他是心怀天下的,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又过了八年,大元的海军在厓山大败宋军,宋亡,他终于得到了南宋数千里的锦绣江山,大元至此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庞大,最富庶,最难于想象的大帝国。对于这个庞大帝国的疆域,古人有很多描述:
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盖汉东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一万三千三百六十里,唐东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若夫北庭、回纥之部,白霫、高丽之族,吐蕃、河西之疆,天竺、大理之境,蜂屯蚁聚,俯伏内向,何可胜数。自古有国家者,未若我朝之盛大者矣。(元代社会生活史P2)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