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祥麟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蔡祥麟:当代的文化载体是电影,诗词的路在何方?
正月的风依旧凛冽,清寒的早晨,阳光洒进了蔡祥麟的院子。池子里的冰已经化开了,倒影在水中的翠竹随风摇曳。客厅的电视正播放着《鲁豫有缘》,历经过种种劫波的叶嘉莹与主持人谈笑风生,俨然一副俊骨英姿。而坐在我面前的蔡先生,老之文人风骨,愈加意气风发。我们的话题正是从叶先生开始...[详细]
那么研究学问与做诗之间,是否比较难以结合?
确实很难,互相有制约作用。真正的诗人想要直接表达性情,就要尽量打破一些束缚。束缚太多就不可能那么直抒胸襟了,对不对?但是他必须要有一定的学问基础,知道诗词怎么回事,然后利用这个作为载体。而在作诗的过程当中,可以有所突破。这种突破是一种自然的,就是当时一瞬间想到了...[详细]
因此您的诗词很少玩弄辞藻?
是啊,要给人的感觉是面对大海,不要如临深渊。如临深渊是在山中小溪,欣赏美景当中,突然发现眼前有一潭深渊,深不可测。走到跟前,一下毛骨悚然的感觉,不敢再往前走了,这是一种深度。那么面对大海呢?大海很宽阔,而且从海岸边上由浅入深。小孩子都可以在海滩边玩耍,但是再往里走,越走越深。最深处的地方绝对要超过那潭深渊了...[详细]
您的诗词是否在遵循格律的基础上,做有意识的突破?
是啊,为了追求洒脱自然与本真的东西,我尽量不受格律的影响。当看到一座山、一条河,或者一件事,那么第一感觉往往很纯朴、很自然。有时候推敲是必要的,但是过犹不及,改来改去,会变得面目全非,原来的感觉就没有了...[详细]
唐代的格律诗也并非全部遵循格律,也有摆脱格律的?
那么为什么宋代出现词?一个是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一门艺术发展的需求。同时唐代形成的格律诗到了巅峰,还有唐楷,后人再写楷书,也没办法超越。就像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如果到顶上了,你还不满足还想再高,但是只要抬脚走,往哪走都是向下走,怎么办呢?就得另起一座峰,不以高取胜,以别的取胜...[详细]
那么对于这种新的形式出现应该持以什么态度呢?
一个新的文艺形式出现,我们都给一种尊重、鼓励,这个态度是对的。但是新事物出来,它要经过时间的检验,到底新事物能不能站住的前提,是这里面具有真正向上的、我们常说的正能量一样,对于人类社会发展有正面作用的东西,注意利和弊的比例...[详细]
那您说这些会怎样影响到文学方面呢?或者说诗词文学还有出路吗?
诗词不是走到尽头了,而是我们没有发掘。这个时代把文化的脉络走偏了,简单的、盲目的追求新,形成了一种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感觉。因为文化的主脉络,它势必影响、甚至决定着一个时期、一个民族精神的走向。这些和国情是有直接关系的,往往会延伸到其他方面...[详细]